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晋乱 > 第77章 王经洛阳被诛三族,司马昭欲立新君。

第77章 王经洛阳被诛三族,司马昭欲立新君。[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司马昭倒是正言贾允:“某虽有此意,然某父兄亡故之时皆都叮咛某家,莫做大魏背叛之臣。时至本日,父兄之言经常耳边缭绕,昭岂能做违背父兄之意之事?”

说完,手起刀落,王经人头落地。

太后听了,倒是并不禁止:“如何拟旨,只凭大将军。”

法场之旁百姓观之,无不大放悲声。

现在天子曹髦之事虽措置结束,然司马昭此时倒是未虑立新君之事,贾允不觉机会又到,便就仓猝又到司马府,献媚司马昭:“如此大魏朝权、兵权皆在大将军手中,大将军如果振臂一呼,那个不该?更何况现在加官进爵,那个不附?如此,既然天子已毙,何不趁此机遇登坛受禅?”

回至府中,细思却觉如此对待曹髦确是非常过分,便就唤太傅司马孚、太尉高柔等与其联名上疏,装模作样的奏请太后格外加恩,以王礼葬之。

洛阳之民因悯其为明君,为奸人所弑,因而皆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大将军,只目前来看,立谁报酬新君合适?”

不时,王经三族斩杀罢,连同向雄之事一并报于司马昭。

果不闭眼,滚了一滚方停,眼睛正对断头台。

司马昭听闻法场之事,不由哀痛落泪:“可惜如此忠臣,竟然不为我司马氏所用。”

然,向雄倒是不受。

太后天然准奏,因而以崇高乡公之礼,把曹髦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涧之滨。

司马昭见无有反对出声者,遂快意回府。

遂议措置天子曹髦之事。

出殡之时,只要少数文武随葬,下车数乘,不设旌旐。

然台下王母倒是面含浅笑,看着王经安抚:“我儿乃大魏忠臣,如此大义死去,母亲甚是欣喜。人,谁能不死,然如我儿者死得其所倒是未几,我儿之死实为母亲欢畅之死。待我儿头落地之时,切莫闭眼,只待母亲之头落地之时,母子同业。”

忽的只听监斩官一声令下,王经便给带上断头台。

天子曹髦之事,贾允见司马昭总算安稳措置结束,且措置当中,不时偏袒于他,罪不及己,不由对司马昭更是戴德戴德。

司马昭无法方才作罢。

“王经乃大魏忠臣,未曾想竟落如此了局?”

然贾允如何不知,如此泱泱大魏,岂能一日无君?

既然如此,也不说话,马上伏身代太后拟了懿旨,拟毕,覆盖了国玺,马上令黄门侍郎出殿向众臣宣诏:“太皇太后懿诏:初因崇高乡公曹髦好书疏文章,胸怀社稷,哀家见之不堪欢乐,寄但愿于天子成绩大事觉得大魏社稷百姓,故立为帝。然不成想,曹髦为帝以后,不觉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哀家见如此有危于大魏社稷,便就数次呵责然却不果,无法之下便与大将军司马昭议废立之,然大将军司马昭倒是谓其年幼尚可砥砺,请观后效,哀家听闻大将军之诚,遂就依大将军之意由此不废。然,曹髦不但不惊醒,然竟得寸进尺,恨哀家欲废之,便就引弓射哀家永宁宫,矢落我足下。哀家无法只得数十次令大将军废之,曹髦知后更是尽情妄为。竟然贿我摆布服侍宫女,欲鸩害于我。后见事情败露,故欲带兵入永宁宫杀我,由此仗剑出宫,兵行禁苑。幸大将军司马昭及时知之,令贾允前来谏止。因曹髦混于兵士之列,故被大将军将士成济误杀。此儿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论罪当废为庶人,亦宜以民礼葬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