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贾允持节巡视寿春,诸葛诞殷勤款待。[第2页/共2页]
贾允听了,天然喜不自胜,伏身司马昭叩首:“允必不负大将军任务!”
然此时的贾允却并不焦急喝酒:“允至大将军虎帐当中,见大将军整军甚严,允不由佩服大将军统军有方,然大将军也知允有公命在身,不得不于虎帐巡查,好让允回京后有所交代。如此,还望大将军引允巡查毕再来府顶用酒。”
虎帐当中,贾允巡查的漫不经心,约摸半个时候,倒是差未几巡查结束:“大将军果是威名不虚传,允今见了,不觉感我大魏之军宏伟。如果允回京禀报了,想必司顿时将军必定欢畅。”
右长史贾允不时猜想而得司马昭之意,马上于司马府献计司马昭:“大将军何需如此闷闷不乐?若知各方诸侯之心,易如反掌。”
扬州刺史自毋丘俭之乱被平以后已是换成乐綝。
贾允虽心中波澜翻滚,然贾允也知:“毫不成在诸葛诞面前失态。”
遂躬身诸葛诞:“大将军真乃忠臣也。”
哪知,还未等贾允话落地,却见诸葛诞蓦地手拍席案站起,只把酒杯掷于地上,手指贾允勃然大怒:“汝莫非不是贾逵贾大人亲生之子?贾逵贾大人间食魏禄,乃大魏忠臣典范!汝为其子,竟然胆敢讲出如此无君无父乱言!贾逵贾大人在天之灵如何能安?”
不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允便就挨身诸葛诞,悄言而问:“迩来洛阳城中大臣常于各自府中聚酒,堆积之时经常议论,皆言当明天子年幼,且出身邺城,行事甚为脆弱,不敷以堪当社稷之君。然,司顿时将军倒是不若当明天子,乃是大魏三世忠臣,三辈皆忠心耿耿帮手大魏,可谓功德弥天。故此,群臣皆议,司马氏可禅代魏统。允本日甚为欢畅,讲于诸葛大将军,不知诸葛大将军意下如何?是否也觉该当如此?”
“莫说一年,如此之多,只怕三十万雄师可供年余。”
绝口不提司马昭。
“然,何需虑哉!”
诸葛诞一句话,让贾允心中不由暗震:“诸葛诞倒是只言天子不言司顿时将军,如此来看,还真要巡查粮草多寡再做计议。”
诸葛诞听闻贾允如此说,便做谦善之状:“为国尽忠,乃诸葛诞当为之事。”
无法,只得带领贾允巡查屯粮之地。
心中不由波澜翻滚。
贾允既然巡查结束,便就又在诸葛诞催促之下返回诸葛府落了宴席间。
贾允说完,只眼睛紧紧盯着诸葛诞。
所谓说者偶然听者故意,乐綝之话本就事论事,何如贾允倒是心中暗思:“整军甚严乃是功德,若果东吴来犯之时有英勇兵士作战,可保大魏社稷安危。然边关粮草倒是屯有一年之需,此乃是需求防备之处。大魏边关粮草供应乃是按需所供,诸葛诞怎就能屯积粮草如此?虽说淮南屯田之军有十万之众,然其所产粮草留其自足外,其他多运至境内以供朝廷调遣。”
待贾允到了粮草囤积之所,只见粮草兵器堆积如山,粮仓紧挨粮仓,数不堪数。
贾允恭敬立于司马昭之侧,侃侃而谈:“大将军所虑者,无外乎朝权军权罢了,至于朝权,则无需多言,朝野高低无有不附势者,即便心有不甘,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敷为虑。故,所惧者,乃是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