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洛阳城曹爽受诛,朝堂上司马懿辞封。[第1页/共4页]
自此,司马懿虽未受丞相之职、未受九锡之礼,然司马懿倒是一时候权倾朝野,达到人生鼎峰,与司马懿争锋者已无一人!
三声净鞭响后,天子曹芳御座坐定,寺人宣完有事奏本,无事退朝以后,司马懿出列,躬身天子曹芳:“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蒋济肝火冲冠,倒是不与司马懿包涵面,直指司马懿的内心。
寺人听闻曹芳如此说,马上宣旨:“押尚书陈泰上殿。”
监斩官一声令下,只见刽子手举起大刀挥向曹爽的脖颈。
九锡之礼,朝会不拜,以此彰显司马懿之功德。
恭敬,谦虚!
“准!”
“父亲,为何不受丞相之职?”
蒋济蓦地口吐一口鲜血,退出司马府。
天子曹芳一个准,竟然惊到了陈泰:“这是如何回事?如何转眼之间从阶下囚变成了忠义之士而竟得以擢升?既然如此,如此朝堂,还是阔别的好。”
“准。”
然,司马懿奏疏又到,又是辞丞相职。
曹芳又见司马懿辞丞相职,仍然不放心,又御批圣旨发于司马懿。
曹爽人头落地时,天然也传到已是卧床不起的蒋济耳中。
司马懿倒是笑对三人:“只待早朝之时。”
“高平陵以后,懿也愿曹爽老诚恳实做个大族翁,何如曹爽断念不改,倒是又要谋反!”
太极殿群臣见参与尸谏曹爽兵退许昌讨伐司马懿的三人不但仅没事,反而获得擢升,内心的石头落了一半。
天子曹芳又扣问司马懿。
正月初十,洛阳城阴云密布,乌鸦成群的回旋在洛阳城上空,收回惨痛的鸣叫之声,大街冷巷皆都闭市,严森森排满了手持兵器的兵士,洛阳城全城戒严,一片死寂!
“七千余人,一十三天,搏斗殆尽!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自此,司马懿不但仅权倾朝野,更是风景无穷!
“蒋太尉,你我同为四朝老臣,历经曹魏四帝,如此浅近的事理太尉不明白吗?莫非太尉想看到洛阳城东市被诛杀者,乃是我司马懿三族吗?”
司马师伏案提笔,一气呵成:“臣司马懿,受先帝托孤之恩,社稷安危之时挺身而出乃是懿职责地点。今曹爽生无君不臣之心谋反,欲图天子位,臣司马懿舍命诛杀逆贼曹爽,实为懿本分,也实是懿报先帝托孤之恩。丞相之职,干系国之命脉、社稷之安危,懿实不敢受。”
天子曹芳又扣问司马懿。
御批结束,马上传诏于司马懿。
即便如此,天子曹芳仍然让司马懿在洛阳城中建立宗庙,并设置摆布长史,增加掾属、舍人的名额到满额的十人,并且每年还能够保举其掾属一人担负御史,以及举秀才一人,增加司马懿的官马队到一百人,鼓吹手十四人。
此时的司马懿已年老七十,司马懿为彰显无有背叛之心,便以年老为由,慢慢减少早朝奏事,渐渐也就不再上早朝了,只安静居于司马府中。
一时候,朝堂之上戏曲般的一幕看呆众位大臣:本来如此,司马懿不但不赶尽扑灭,且要论功行赏,拉拢民气。
天子曹芳见了,不觉心中一震:“司马懿只受封邑却不受丞相之职,是为推让之辞。如此看来,还需再下诏。”
不但仅要做,且要做的恰到好处,司马懿天然明白这个事理。
“错就错在曹子丹胡涂,生出如此孝子,不烧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