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一 南北驱驰报主情(4)[第3页/共3页]
冒然打击两淮盐商,必将会导致社会动乱。这点朱慈烺看得很清楚,但这些盐商同时也是两淮大地主,不打击他们,则治淮本钱会居高不下。
“盐车来了先不要急。等我举火为号,弟兄们再一起上!这回上头说了,不留活口,有多少盐都是我们弟兄的跑腿钱!”脸上带着刀疤的逃亡徒压着嗓音,目光仿佛穿透了拂晓的薄雾。
除非将大量白银存入银行,不然上那里能搞到纸币?并且现在的环境是纸币紧缺,就算你要存,银行还不收呢!
一支非边非内的奇特公司横空出世,一共只要十万两注册资金,股东名册却比好几部大部头还要厚。任何一个有点经历,都能看出这就是个“会”,全都是小户人家聚在一起。
郑功臣摇了点头,心中暗恨:若不是我就这一个儿子,真恨不得扔出去让他自生自灭!
他们这一哭穷,皇太子殿下也就不客气了,大笔一挥,定下端方:盐厂只收纸币。
郑翰学是资格尚浅,接掌的财产都是明面上的买卖。郑功臣倒是深知盐业向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和蔼生财。全部大明,只要皇亲宗室、寺人外戚才有资格转卖盐引赢利。上面的盐商如果只做端庄买卖,早就饿死了。
唐末时的黄巢、元末时的张士诚,皆是此中人物。
郑功臣靠在四出头的官帽椅上,抬眼看着顶梁,思考很久方才道:“王之心的门路不要也罢,我们看看皇太子是想让谁做盐业买卖。”
“大人不是说,一旦他抢了我们,两淮会乱么?”郑翰学弱弱道。
到崇祯二十一年年底,各省盐政如果能够实额上缴盐款。国库支出当在一千五百万两以上白银。
郑功臣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两淮盐商之首,为了照顾母亲而制作的影园也让他留名后代。不过现在,他虽有官身却无官职,固然为众盐商推举却没有实权。是个最吃力不奉迎的角色。
至于来买盐的商旅,则不问纲引,只看停业执照。
固然南直隶已经分红了安徽、江苏两省,应天府也改了江宁府,但人们风俗上还是称江宁为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