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四)[第1页/共3页]
跟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商品经济的繁华,洪武年间的税额早就成了毛毛雨。有背景的豪商大贾谁还缴税?税额终究都落在了那些小贩子头上。
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女官而言,足觉得之高傲了。
姚桃接过簿册,翻了翻,遵循宫中秘传的口诀,简朴初审了一下数字,道:“让大伙歇息半晌,先别急着散。你跟我来。”
朱慈烺挑了挑眉毛,点头道:“可。”他也担忧此中有王承恩的人,为方才缔结的盟约带来裂缝。
姚桃现在就站在二科门口,看着上面女官们严峻地拨筹算盘,誊抄数据。她现在已经是正七品的典正,挂名在宫正司。宫正司是卖力宫禁民风纠罚的机构,近似外廷的都察院,权力极大。姚桃资格不敷,托福太子出宫,才捞到了这个职位。
吴伟业不愧是天下大考能得第二名的高才,略微点了点头,胸中已经架起了文章框架,下来以后只需炼字润色便能够了。
见到女官,吴伟业显得非常不测,既想好好打量一番,又不敢正眼直视。
姚桃徐行走到座椅前,浅浅坐了,脑中却已经是一片空缺。
太子的手在两沓纸上拍了拍,并成一叠,顺手抄起一本书压了下来,并不当场发落。他叫道:“吴伟业。”
太子按照隔间将这侍从室详细命为一至三科。一科卖力常日文牍来往,二科卖力各种银粮收纳审计,三科卖力外邸与宫中、外廷的相同来往,说穿了就是跑腿的。
太祖高天子当年订商税为三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三点三的停业税。这与后代比拟,无疑是非常优惠的。并且为了制止苛吏敲剥,高天子还规定超额收税的处所官要受罚。故而在很长一段时候,处所官只要收够了洪武年间的税额,就不肯再收税了。
朱慈烺在宫中时,断奶以后乳母就被放出了,身边满是寺人服侍,别的只要两个年过六十的老婆婆卖力看顾,整天唠叨“祖制”、“端方”。因为预定来岁大婚,以是皇后才会派来这些年青仙颜的宫女,以免太子甚么都不懂。
到了太子书房门口,姚桃止住那女官,道:“你候在这里。”说罢,内里的小寺人已经喊了姚桃的名字,让她出来。
吴伟业固然不觉得然,但站在太子幕僚的角度上看来,也的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固然免了人家很多税,但这税本来也就收不上来,并不算亏损。
“臣在。”
太子给这些女官、宫女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善文者归于侍从一科,善算者归于二科,口舌聪明腿脚勤奋的分去三科。
一根根如葱白般的纤细手指缓慢拨动珠子,打得噼啪作响,如同一曲美好的乐章。这里是太子设立的侍从室。与寝宫只隔了一个天井,吼一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陪侍上前接过簿册,送到太子案头。
吴伟业有些吃不准太子是否在说反话,看到刘若愚、周镜陪笑,勉强扯了扯嘴角,却又矜持地不敢行动太大。
“再有嘛,东宫侍从室第一科还没个好科长,就由吴庶子来就任如何?”以朱慈烺的脾气,并不喜好吴伟业如许的娘炮软包。但是从事情才气和脾气上看,吴伟业倒是非常合适做文秘的人选。又因为他的脾气较弱,完整不会弄权,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周镜和吴伟业不自发地望向桌上别的两沓纸。那上面是没捐款的士绅勋贵名单。想来太子不会只对寺人动手,而听任这些不给他面子的豪商勋贵。但是他们又实在想不出,太子会如何对于这些人呢?这些人可不是要脸的,逼急了就会满大街摆东西卖,哭穷哭惨,仿佛本身活不下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