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荒山废墟玄机藏(六)[第1页/共3页]
翌日醒来,他就立即去了山洞内里,走出来看时,见那山洞并不算大,不过两人来高,但洞中布局却非常奇异,在山洞中心顶上竟生有一个水桶般大小的天然石穴。阳光从石穴射入洞中,刚好晖映在山洞的底部,固然被晖映的面积不大,但光芒却足以将全部山洞都给照亮。柳靖阳再朝石壁上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刻的都是各种武功招式,他只大略数了一下,发明竟有上百幅之多。柳靖阳心中不由纳罕起来,深思:方腊遗言中明显说石壁上只刻了火云神掌的后十八式,如何这里刻的招式却多出了不止数倍呢。
再往上面看去,见写的是:汝既得见石壁武功,便是有缘之人,虽不能习成绝世武功,然余亦有两件宝贝相赠。一是吾遗骸中有一藏宝图,此图中绘有一大宝藏之方位,汝若得之,足以富甲天下,毕生用之不竭。二是浙西大明山明教总坛后的峡谷中有一密室,其内藏有烈火圣心诀心法,此心法乃修习火云神掌之根底,汝如有缘习得,或可修习石壁上的武功,纵是未习得前十八式,亦足以之纵横于江湖。
柳靖阳看到“亦足以之纵横于江湖”这句话,固然本身并不觊觎甚么绝世武功,但心中却仍禁不住有几分欣喜。再往下看,见写的是:汝既得二宝,便当为吾差遣,吾平生唯有两大憾事,一是未能颠覆暴政,二是未将明教发扬光大。此二事朝夕思之,无不痛心疾首。汝既学成神功,便当侠义为怀,以颠覆暴政为己任,吾即使在天,心亦安之。另石壁上所刻之武功,汝当传之于明教教主,吾故不能将明教发扬光大,然能略经心力,亦不为憾。
柳靖阳想到这里,啊的大呼了一声,心中再无思疑,暗道:“这方腊不愧是当过明教教主之人,心机竟然如此周到,就连死了,都还能想到用如许的体例来对于上岛之人,公然让人佩服。”不过想到这里,却又俄然发觉有些不对,深思:楚怀义明显已经将方腊的遗骸安葬在了槐树之下,却为何就没有挖到这个木盒呢。心中有了这个思疑,当即便大步往方腊的坟冢前走去,到了坟前一看,顿时不由哑然。本来方腊的坟冢固然也埋在那株槐树之下,但方位却向右斜了近一丈来远,反倒是楚怀义的坟冢恰好处在那株槐树的正下方。
又持续看了一阵,脑袋竟模糊有些疼痛起来,便坐在了洞中的一块大石上临时歇息,但是一瞥眼之间,却俄然发明在石壁的最火线,仿佛别的刻着一段笔墨。柳靖阳想起楚怀义曾说过,方腊在山洞的石壁上用笔墨记录了他平生的经历,因而便走畴昔观瞧。一看之下,见上面记录的公然都是方腊的平生事迹,笔墨中描述了方腊成年以来的几近统统经历,有些是为人所知的,有些倒是不为人知的。笔墨到了最后,却俄然另起一段,写道:余纵横江湖数十年,自忖未弱于别人。然暮年孤寂,沦落荒岛,乃至身后竟无掩骨之人,实平生之大憾矣。他日天若怜之,赐有缘人于此,望能收余骸骨,葬于洞前槐树正下方,余身虽亡,心亦感之。
当天早晨,柳靖阳躺在床上展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心中深思:按这绸布上所说,那些石壁上的武功乃是方腊自创的火云神掌后十八式,并不是甚么害人的武功,只是想要将其学会,便须得先学会了烈火圣心诀心法才行。但那烈火圣心诀心法却藏在明教总坛前面的山谷当中,若不亲身到阿谁山谷里去,就是底子不成能学成的,莫非我必须得去哪个山谷里走一趟吗。这一夜,他几次想了好久,但对本身的去留,却还是始终拿不定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