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镇江府突逢怪事[第1页/共3页]
浑浑噩噩当中,恰好又是如此的清楚,已过了而立之年的男人在梦境中如此回道,却早已忘了娘亲已然入土为安。
“儿啊,快跑,快去金山寺找法海禅师,只要他能除了祠堂水井中的妖怪......”
淡然一笑,未曾接话,只因那店铺的店主虽吊挂了此物作为彩头,倒是趾高气昂言道此物令媛不换,而包文正却恰好记得这“琉璃球”和“万眼罗”所记录的古诗,又见自家娘子白素贞和小青女人都多看了几眼......
“娘子,你看那边!”
“官人!”
“......”
“娘子,娘子......”
包文副本就是舌灿莲花之人,现在又故意博娘子一笑,是以这番话便是半真半假的说来,也有恭维之意。
里正和户长虽是小吏,却也掌管龚家坡客督税赋,且龚家坡地处偏僻,未设追捕盗贼的耆长一职,如果这统统都只是偶合罢了,岂不是“因小失大”!
“......”
灯夕之前,各采松枝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光辉火树;而这一夜家家灯火,到处管弦,这一夜拦街嬉闹,竟夕不眠;这一夜扎草为龙,赏灯欢酣;这一夜才子才子,共望月圆。
祠堂的铜钟收回婉转的响声,在喧闹的村庄中回荡开来,那是每逢祭奠之日催促龚家坡的村民前去祠堂的,才会敲响的钟声。
“儿啊,祠堂的水井中有妖怪,快跑,快跑啊!”
“娘啊,你是老胡涂了吧,我们祠堂那里会有甚么妖怪啊!”
“想必是见娘子如此仙颜,为了博娘子一顾,是以不竭的扭转吧!”
宋金两国比年交战,外埠流民纷繁南移,官吏、士人、商贾、工匠、僧道、艺人等多量进入临安,使得临安府火食稠密,户口蕃胜。
乌黑的屋舍伸手不见五指,那里另有娘亲的音容笑容,奇特当中间头也涌起了失落之感,那男人沉重的感喟着,而刚才睡梦中清楚的一幕倒是在心头始终缭绕,未曾消逝......
“铛.......铛......”
“官人,这剪纸为何会不竭的扭转哪?”
“娘,夜深了,你为何不去安睡啊?”
一声如狼似虎的嚎叫声模糊传来,奇特而又凄厉,仿如果在耳畔响起,仿佛就在门外,也仿佛就在龚家坡当中。
李公甫提动手中的“万眼罗”啧啧称奇,此等高贵之物便是用衙门一年的俸禄都难以企及,想不到竟然用一首诗就“换”来了,回转家门以后吊挂在屋檐之上,入夜以后自是别有一番景色,是以赞叹不已的说道。
正月十六子时三刻,镇江府丹徒县龚家坡。
陈旧的祠堂历经风雨的浸礼,在夜色当中模糊辨认的出表面,祠堂外的苍松和翠柏栽种了很多年了,班驳的树影投射在空中上,为这偏僻的村庄增加了几分高雅,惊蛰不至春雷不响,是以万物不苏,而这龚家坡现在的沉寂,则是有些分歧平常。
而当龚家坡的里正和户长前来祠堂焚香,却发明祠堂内供奉的牌位竟是无端摔得粉碎,且那摔碎的牌位所化的粉尘,又清楚的勾画出了一个“避”字!
“铛.......铛......”
那本就是鲜艳美丽的婀娜少女,手提的那盏“琉璃球”巧夺天工,引来行人的几次谛视,现在闻听姑老爷李公甫的赞叹之言,也将刚才那首诗再度念了出来,那轻扬的吴侬软语之声自是分外的动听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