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勤政殿君臣一心 下[第1页/共2页]
“削去官位,发配边陲,长生不得入汴都,这莫非还不敷么?”
冷澈眸子闪了闪:“皇上,臣觉得毫不能姑息养奸。百姓存亡就是社稷存亡,臣要求皇上从重惩罚,以儆效尤。”
白清闲鼓掌称快:“阿澈这一招杀鸡儆猴用得甚妙!看谁今后还会知法犯法,以身试险。”
“话虽如此,还是让你难堪了。”尹绍瑞感喟了声,冷家的事情他怎会不清楚,早在多年前他的父母就双双亡故了。年幼的冷澈是由婶母带大的,能够说没有婶母的经心种植就没有本日的冷澈。而现在叔父犯下如许大的错误,按例当五马分尸,可如许的话冷澈怕是没法向婶母开口吧!
“只是臣不知,冷学士的胆识可真是非普通凡人所及,竟把胆量,动到秀女和皇上近臣身上了呢!此等逆贼,于情于理皆可当诛,皇上如果成心偏帮,岂不贻笑风雅!”
冷澈跟在尹绍瑞身边多年,怎会不清楚?但是摆在面前的是他的亲叔父,如果由别人说出口他还能够思疑一二,但是白清闲就分歧了,他们两个一个卖力保卫皇上安然掌管暗卫,另一个则出面为尹绍瑞刺探谍报,履行号令。一个明一个暗,两人相得益彰,能够说是尹绍瑞的左膀右臂。两人暗下里也有较量的时候,但都无伤风雅,更不会危及到皇权江山。现在白清闲当着他的面赤裸裸禀报皇上,一方面是信赖他的为人,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提示他?
白清闲用心卖了关子,勾起笑,说得随便:“那是因为冷学士向童大人承诺,如果事成,便与童大人结成姻亲之好。童大人家有痴儿众所周知,而冷学士许以嫡女嫁之,再以阿澈的婚事为题,那侍读文大人,怕是也是以动心的吧!”
白清闲不怕死地说了句:“放心,命相大师说过,我命硬,不会早死。”
本来在听到皇上赦免叔父极刑时,冷澈内心还是有一丝窃喜的。哺育之恩不成忘,他更不忍亲手推本身的叔父去死。但是在听到白清闲的那些话,冷澈仅存的一点但愿也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绝望和痛心。这两年叔父并没有甚么功劳,但是皇上还是汲引了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是皇上身边的人。贪赃枉法,交出所贪财物,撤掉官位,再以他冷澈的出息为互换,的确能够换回叔父一条命。但是,叔父仿佛忘了,哪些能够碰触,哪些事不成以碰触。侍读文大人家的蜜斯,现在恰是芳龄,是记实在册年后要当选的秀女。冷澈暂不清楚文大报酬何不肯女儿进宫,但叔父这么做就是鄙视皇权!他晓得,说甚么都晚了,叔父已是罪大恶极。这时候冷澈才明白为何白清闲要几次三番抢在他前头说话,为的就是不让他被人诟病。亲侄儿亲口要求皇上命令赐死本身的叔父,即便今后不被唾沫淹死,只怕贰内心也不会好受任何一点。
皇上那里晓得他们膝下的“波澜澎湃”,就算晓得也要疏忽,他开口道:“澈,你能够如此大义灭亲,朕深感欣喜。”
“据臣的探子回报,冷学士但是在此次事件中,起了不小的带头感化呢。皇上必然感觉迷惑,为何参议童大人也会在此事中?那是因为……”
冷学士在朝为官多年,还是前先帝在时的股肱之臣。他为人朴重,勇于谏言,尹绍瑞即位初期,冷学士也是尽了几分微薄之力的。也恰是因为这些,加上冷澈的干系,尹绍瑞方将冷学士的从四品抬至正四品,但时隔一载,就产生了如许的事情,还是让尹绍瑞有些难以接管,更多的是感受本身遭受了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