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进学(完)[第1页/共2页]
想来是看他态度果断,那季夫人便道:“若不是家中有很要紧的事情,还是起码多留一日罢――简思的师公本日回京,他父亲才去接人,本想明日或是后日带上你们两个一齐畴昔……”
对于韩若海而言,这一个书房的确是连天宫都比不上的好,他恨不得连觉都不睡,点灯熬夜待在里头。
灵寿韩家的藏书楼里头,凡举遇得善本,满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收藏起来,需求得了族中答应,才气在专人把守下阅视,仿佛防贼普通。
再有同批退学的士子想起当年杨度、傅业之事,联络前后,始有恍然大悟之感。
他过了好半晌,才渐渐醒得过来。
一个三元落第的状元郎,养出一个州学第一,一起升入太学的儿子,自是再普通不过。
这一个大馅饼砸得下来,叫他连张口推让的力量都使不出来,晕乎乎应了,连吃了五六碗饭,也没尝出配的菜是咸是香。
――能教出如许一个门生,莫非还不能申明虞先生之教才?
至于杨度,固然出入都有禁卫相随,可看得久了就能发明,那相随的态势,却并不像是纯真的庇护,更像是一半护着,一半守着叫他不准再同畴前一样胡来。
至于勘查实地的究竟是顾简思的父亲顾延章,还是另有人在,虞先生虽没有切身所历,也没有当真查对,却无毛病他万般笃定地说来了。
休沐的这三日,韩若海仿佛一向踩在云端,进顾府的时候明显非常复苏,可出顾府的时候,倒是晕乎乎的,直到回太学里头又上了三两天的课,才渐渐好了。
乃至于顾简思四五岁发蒙,学字时顺手写的文章,不过记录本日吃了甚么,学了甚么,上头竟然都能找到大柳先生的红批、圈注。
韩若海赧然道:“二位远道回京,很多事情要打理,更兼简思可贵返来……我已是叨扰了如许久,本有如此运道,求了顾侍郎帮手点窜文章,已是得天之幸,正要归去好生消化……”
王氏的窜改,韩若海天然不知。
却只说韩若海与顾简思两个在太学读书,明显一齐由外舍升入内舍,又从内舍升入上舍,都有一甲之才,不知为何,竟是隔了多年,前后了局。
须知那一名年龄已高,除却有通家之谊的,久不见客。
却又那几位教过他的先生,此后年年讲课时便把此人事迹拿出来同新士子们说,甚么才学横溢、结壮详确,从不自恃身家背景如此。
至于那虞先生,更是每回都要把当日在学斋中顾简思做导洛通汴文章的事情细细论述,乃至还要描述一番本身晓得其人身份前同身份后的心路过程,又不忘叮嘱新人们道:“作文需求脚结壮地,不切身所历,便不好胡乱而书,万不能学那顾简思――除非你能像他,十年前有那样一个父亲帮着勘查,十年后本身又再走一回。”
***
简思的师公――莫不是大柳先生?!
比及得下午主院来叫用饭的时候,韩若海终究依依不舍地同顾家夫人说了本身的筹算。
太后亲下了懿旨收押傅业,又把杨度看得死死的,明面上是在敲打娘家,公开里却也在敲打朝臣。
小天子才亲政,百官正张望当中,很多人见此行状,忙把踏出去的脚又收了返来。
明显能够假托其他来由,可不知为何,当着这一名季夫人的面,韩若海就是说不出那等客气话,等他反应过来,才发明本身竟然把内心所想老诚恳实全数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