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进学(十三)[第1页/共2页]
时候过得极快,比落第三回旬考过后,韩若海便邀顾简思道:“我上归去叔父家,他听得你文章做得好,品德也好,特叫我来问一问,今次休沐,无妨同我一齐上门拜访一回?”
只面子固然都雅,却无甚么用,他早把心机放在了另一桩事情上头,问道:“你说你家中有长辈暮年参与过这导洛通汴之事,他又如何对待?”
顾简思便道:“当时汴渠才通,我家中有一名长辈人缘际会,正与导洛通汴之事略有关联,特查访了一番,得出宗卷二十一册,今次听闻我要来京,她特交代门生早一仲春解缆,替其去把当年在汴渠沿途有过交集的几处人家看望一回……”
虞先生那里不晓得这是顾简思特地给本身留面子。
顾简思谨慎翼翼隧道:“门生自延州回京,循着汴渠而上,在瓦亭子处换了舟楫,恰好宿于林家……”
一户平常百姓的迁徙史,被顾简思这般娓娓道来,仿佛自家亲目睹过普通,当中还异化着几件农家趣事,竟是也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一面又踌躇了一下,道:“韩兄,我爹娘才入京,上归去信,我同他们说在学中交到了一名异姓朋友,非常投缘,多承照顾……我娘便说,本来他们不在便罢,现在来了,想要邀你回府做客……不知你可抽得出半日工夫?”
顾简思笑道:“交给管事的去打理便是。”
他并不拘流派,对偏僻延州来的贩子也不带半点成见,反而因为同顾简思交好,爱屋及乌,对其父母也带出了好感,唯恐本身推让,叫他们想很多,顿时一口就应了下来。
虞先生正摸着胡子的手俄然顿了一下,眼睛也跟着望向了顾简思,不太肯定地问道:“甚么?”
虞先生顿时可惜起来,虽未说话,心中倒是暗道:吏卒另有如此见地,可见官方多有藏卧……可惜我未有外放仕进,不然收来做个幕僚,岂不美哉?
“上回你不是说,想要晓得二甲进士得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环境?恰好能够就教他。”
***
次日便开端太学旬考。
虞先生本身不是亲民官出身,也未曾管过水利,可贵今次遇得个亲身走过问过的顾简思,又传闻他家中有长辈曾经在此事当中出过一小份力――不管是帮着点人的吏员也好,帮着测数的差役也罢,总归是亲历,当能参照一二。
韩若海愣了一下,问道:“他们进了京,那你家在延州的财产怎的办?”
不过便是虞先生也听得全神灌输,比及外头铃响了,才不得不问道:“这些个不敷,他倒是说能若那边理?”
目睹场中氛围越来越难堪,顾简思赶紧又道:“今次写得快,满是因为我在前头做了很多筹办,若非遇得此题,如许的文章绝无能够在两三天中写得出来,先生说得非常,门生谨受教诲……”
韩若海的叔父正在吏部任差,是个管事的实职――这还罢了,此人当初乃是二甲第七名出身,很有些文名。
竟是有如许巧的事情,一时之间,虞先生也不知当要说甚么好。
上、内、外舍生同考一卷,大家考得头昏目炫,等过了数日,卷子一发,榜单一出,公然下舍的榜上顾简思高高在上,下头一个便是韩若海。
出了这一点插曲,本来好端端的一堂论文,硬生生变成了论事。
顾简思本身倒是不感觉有甚么,每日除却拉弓、射箭、练习,便是埋首苦读,与同窗相处得非常和谐,特别和韩若海极其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