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来圣旨了[第1页/共4页]
杨戬呵呵笑着,顺着赵佶的话道:“主子为官家研磨。”
周公府中门大开,跟着一声炮仗声响起,香案上也燃起沉香,杨戬还未出来,周府上高低下上百人已恭候多时,为首的沈傲,由夫人作陪,夫人穿戴着抹金轴的三品诰命号衣,雍容华贵,眼眸中,自有一副端庄之色。
沈傲感觉杨戬有点儿眼熟,倒是想不起是谁来,上一次在邃雅山房,杨戬换了装束,边幅也变了一些,再加上只是不起眼的主子,沈傲也没有多看,但是现在的杨戬,倒是雍容华贵,脸上如沐东风,笑吟吟的一点架子都没有摆出来,对沈傲道:“沈公子公然是一表人才啊,这旨意,你已听明白了吗?”
沈傲颌首点头,道:“我晓得的,姨母,看你这几日精力似是有些不太好,贤妃娘娘的事让你操心了,迎凤驾自是没有错,可也不必这么劳累,一些事该让下人们去做的,还是让他们去做,不必事事躬亲的。”
方才一心去看诗词,就连行书都来不及咀嚼,此时凝神去看,赵佶又收回感慨,一时恍然。
说到那贤妃,夫人顿时黯然道:“你这孩子是不晓得,这贤妃与公爷有隔,我如许做,为的还不是他们能消了畴前的嫉恨?兄妹毕竟是兄妹,又能有甚么仇?我们体面子面地迎了这凤驾,就是但愿这贤妃晓得这份兄妹之情。”
赵佶吁了口气,倒是迟迟不肯将目光移开,患得患失隧道:“明显是个浪荡子,却能作出如许动人肺腑的诗词,真是怪哉,这个沈傲,连朕也猜不透啊。”
不过这棒子高高地扬起,很多人一听,恰是惶恐不安,觉得后一句是命有司羁押拿问了,可又话锋一转,倒是个诫之,慎之,意义是说,本身从速把畴前的坏弊端改了,至于降罪的事,倒是一字不提,前面虽说了句虚骄恃气,看上去很严峻,却只是减轻警告之意。
赵佶看得痴了,忍不住地叹道:“越是看他,越是令人难以捉摸,罢罢罢,把这份试卷装裱起来,贴在文景阁里吧。至于这中试头名……”
越是如许的人物,对风花雪月,对刻骨相思都是极致敏感的。
杨戬唱喏道:“制曰:国子监监生沈傲。朕兴黉舍,崇推举,以收罗天下之士,授以官庸以鼓励于文学之士也。尔入监学,朕观尔放浪不羁,浪蝶狂蜂,虽故意向学,却四周惹是生非,学子可为乎?尔有才学,却德行陋劣,当诫之,慎之,切莫虚骄恃气……”
随即却又是豁然,若真是降罪,只怕有司早就来拿问了,瞧这公公身边只要两个禁卫,倒不像是来拿人的模样。
但是这天子和皇子乍看之下,那埋没在诗词中的感慨情怀,以及对相思的刻骨之情,用雁喻人,存亡分袂的痛苦,倒是直入二人的肺腑。
赵佶所说的他,不知是这行书,还是阿谁沈傲,只是他要将试卷装裱,明显是对这诗词和行书爱好之极。
须知普通朝廷的旨意,都要先颠末中书省,有一套极庞大的章程,以国公的权势,那旨意未到,就已经事前有告诉的;恰好这一次倒是赵佶心血来潮发来的中旨,所谓中旨,便是宫廷收回亲笔号令或以诏令不通过中书门下,直接托付接旨的人或者机构,如许一来,倒是令夫人一时仓促起来。
沈傲心知瞒不住,便将昨日的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