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放手一搏[第1页/共3页]
照目前留在都城的皇子来看,七皇子的胜算最大。他最得贤人的心疼,又娶了厉氏女为妃,与厉出衡相互搀扶也是道理当中。但十四皇子的环境并不比七皇子差,他在朝臣中的口碑是最好的,为人公道不说,办事松散,断案如神,在他手中的案子都判得极是标致,且他娶的是王氏的嫡女,比起那位厉英然的出身要好上很多。剩下的一名十一皇子也颇被朝臣看中,因为他在诸位皇子中学问是最好的,现在是国子祭酒,乃是三千太门生学习的典范,有这些学子的支撑,登基也不是甚么难事。
虞恒的到访让杜且非常不测,贾氏出殡时,也只要徐氏前来。
虞恒却早已明白了,“三皇子身故,贤人最为顾忌的就是厉郎君,贤人这平生最恨被人牵着鼻子走,可厉氏择主这件事,让他完整落空立储的资格,成了笑话。以是,只能是逼宫。”
但逼宫也要找一个好的主子,才气冒着这个诛九族的大罪来干。
贾氏的葬礼低调而又简朴,杜战在滇南与交趾国作战,杜且并未让人送信,而这个时候凡是而言,如果遇战事吃紧,臣子能够不消守丧,也不消丁忧,且滇南到都城千山万水,等不到杜战返来。
陶青是他们结婚时的证婚人,现在却又是他们和离的见证人,深感世事无常,可厉出衡被囚禁在宫中,这是对杜且最好的安排。
“厉侍郎被拘在宫中,夫人可晓得此事?”
说话间,京兆尹陶青也来了,他带来的是厉出衡的和离书,“如果夫人分歧意和离,这是厉侍郎的休书,今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虞恒深思好久,“如果在都城的这几位皇子,老夫就此解甲归田,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那二位无妨作个决定。”杜且端起微凉的茶盏,“于我,不过是想救出夫君,陶大人是路过,倒是京兆尹,担着都城的治安,只要陶大人节制住了都城,逼宫也有顺利很多。”
陶青只是来送和离书的,没想过要议论朝政,还是如此敏感的储君之事,拿眼看了看虞恒,老将军脸不红,气不喘,非常地淡定,想来在他来之前,他们议论的话题与这个相差不远。
“这是逼宫……”陶青的声音微抖,“这干系严峻……”
陶青和虞恒的身形都晃了一下,抬眸向她望畴昔。
“这……”杜且有点踌躇,虞恒只忠于君上,谁得了天下,他就忠于谁,这是身为武将的本分,可这一世虞恒因为杜如笙而被下了兵权,心中愤激自是不提,他也想为虞氏族人谋一个弘远出息,现在最愁的是站队,杜且心中也是清楚的,但虞恒是否会和厉出衡站在同一阵营,杜且没有掌控。
贾氏草草地下葬后,杜且给虞恒将军去了一封信,表达她的感激之情,因她居丧在身,不能亲身到谢,心中惭愧。但是,虞恒在收到信的当日,亲身去了一趟杜府。
虞恒也回过神,“是四皇子?倘如果他,老夫就罢休一搏了。”
钦天监的断言未曾散去,袁苑这几日旧事重提,不免叫人猜想厉出衡到底属于哪位皇子。
陶青捋了捋胡子,深有感到,“虞老将军所言不差,这几位皇子都不堪大用。虽说三皇子也非储君人选,但他在太子之位日久,贤人也帮他积了很多的威,他在内宅是荒唐些,但对外还是没有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