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越州行,未雨绸缪[第2页/共2页]
魏文静乃翰林院修撰,六品官。
有钱人有银子买粮,还是活得津润,却苦了浅显老百姓,饿死了不计其数。
当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但努力于文明学术奇迹的传承,更能主动参与政治,群情朝政,颇得天子宠幸。
就在这时,一声闷雷从天涯传来,空中划过一道闪电,接着便是暴风高文。
一旁的李玉冰萧洒地吃着糕点,喝了一杯茶,才道:“砚儿,好端端,如何看你满腹苦衷的模样?”
三今后,威帝命魏文静前去越州,其一是切磋灾情,其二便是勘察地貌,防患于已然。
时候一眨眼就来到四月尾。
顷刻间,天空乌云密布,像是破了个洞,六合之间雨连成一片。
林语暄恍然大悟:“本来如此,这实在是太奇异了吧。”
遂男扮女装,一同前去越州。
见李玉冰点头应下,卢雪砚提笔修书一封,一并递给了李玉冰。
卢雪砚如何不忧,眼看着地动就要来了,上一世,这个功绩被寿王占了去,此生千万是不能的。
“爱妃再看,此物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最独特的是,这龙嘴是活动的,各自都衔着一颗小铜球,每一个龙头上面,有一个张大了嘴的铜蛤蟆,仪器的内部中心有一根铜质“悬垂摆”,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另有奇妙的构造。是不是很成心机?”
表哥就任翰林院编修,七品官。
至于卢雪砚本欲征得双亲同意后再出行,可本身说破了嘴皮子,娘亲都不肯意本身前去越州。
当然,随行之人天然少不了刘裴度。
卢雪砚无法之下,只能借口去外祖母府上小住几日。
卢雪砚眉头紧蹙,低垂秀目,目光深远难过。
这时,李玉冰玩弄着一旁的地动仪,笑嘻嘻道:“砚儿,你打那里来的此物,真成心机。”
林语暄沉吟半晌,想到卢mm信中嘱托,便淡淡道:“臣妾传闻,新进状元郎魏大人,熟读各色册本,有百科全书之称,曾经还游历山川,应当很故意得,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
听了这话,李玉冰立马正襟端坐:“砚儿,你说,我听着。”
越州本就干旱了半年多,庄稼收本钱就差,又接连大雨,泥石流来袭,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威帝哈哈大笑,对劲极了,遂持续道:“当某个处所产生地动时,悬垂摆拨动小球通过“八道”,震惊构造,这龙头伸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产生很大的声响。因而便能够晓得地动产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