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扶光救黎民于水火,望舒解百姓于倒悬⑭[第2页/共3页]
“叛徒可不止李长亮一人。”
如此一目了然的事情摆在世人面前,便等闲化解了他们的逆反心机,对二皇子也就心折口服。
可这一次分歧,他们无需奔赴疆场,却能为保家卫国着力,没有人反对,相反,皆奋勇抢先上山砍柴。
“守城的人成了叛军,这便是武将军管理的军队?”
武将军废了好大劲儿才挤过人群,来到赫连桓面前。
“他犯了何错?他犯的是通敌卖国之罪。”
李长亮率众繁忙,不晓得实在环境的,见其繁忙之状,皆感慨其勤恳。
赫连桓嘲笑:“本殿天然晓得你未与其同流合污。”
那些助其浇水,或视而不见的人,皆为他的同谋。
喧闹之声四起,刹时惊醒全城百姓。
任何人都不会等闲信赖有如此多的背叛之人,正因如此,赫连桓方将铺设干柴的任务授予李长亮。
但是,这还不是更可骇的,当他听了赫连桓的话,整小我如坠冰窟。
待他们赶至城门时,李长亮正批示世人繁忙着开启城门,将湿漉漉的柴禾运送出城。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点点头,一同跟从陈副将急奔向承平城的城门方向。
将湿漉漉的干柴投到城外,想要用火箭扑灭是不成能的,如此一来火攻的打算便会失利。
面对诸多逆贼,他却运筹帷幄,略施小计,便将它们一网打尽,如同渔夫收网,安闲自如。
武将军猛地昂首,孔殷辩白:“殿下......部属没有。”
正所谓捉奸成双,捉贼见脏。
当他与李长亮的眼神交汇,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呼吸也是以变得短促而沉重。
在暗处盯着李长亮的陈副将气的双拳紧握,但却没有打草惊蛇。
赫连桓冷眸凝睇,长剑出鞘,抛至他面前。
陈副将尚未及突入房内,赫连桓已闻得短促的脚步声,他悄悄放动手中的书,披上狐裘,亲身拉开房门。
堕入甜睡的武将军闻声色变,睡意全无,觉得敌军提早达到了承平城,吓得他连滚带爬地下床,裹上衣物冲出房门。
“杀死他——杀死卖民贼——”
眼睁睁看着李长亮号令本身的部下,将老百姓辛辛苦苦砍来的柴禾全数用水浸湿。
“我们应二皇子的号令前去山上砍柴,是为了以火攻的体例击退敌军,但他李长亮却将统统干柴全数淋水,是何用心?”
“部属拜见二皇子殿下。”
此任严峻,非一人所能承担。
陈副将命部下人,骑马扬鞭,手持铜锣一边在承平城内驰骋一边敲击。
待他赶至城门,百姓已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个个怒容满面,高举双手,齐声号令:
赫连桓冷然瞥了他一眼,对于叛国通敌的小人并无多言,他向陈副将微微表示。
他抬首瞻仰,借着城门处摇摆的大红宫灯,一眼便看到了骑在顿时的赫连桓。
赫连桓的居室点着灯,他整冠束带,端坐在书桌前,手不释卷,仿佛在静待某种动静。
李长亮等人的死尸被丢到城外。
沉稳如顾望舒,现在肝火也直冲头顶。
陈副将内心惴惴不安,心跳如捣,不敢再有所游移,疾步如飞,亟欲向赫连桓禀报。
只要他敢在柴禾上做手脚,证据确实,就到了肃除的最好良机。
“不知李副官犯了何错?”
在“抗敌内奸,保家卫国”的标语下,承平城掀起了“男女长幼齐上阵,家家户户砍柴薪”的高潮,爱国活动达到空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