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凫丽山宝藏[第2页/共2页]
看来老者也不知长枪埋没着甚么奥妙,一把枪罢了,再大的奥妙也只是一个故事,无需在这上面耗操心机。
本来,当年燕王被封为三公后,听信巫婆妖言,企图筹办起兵背叛朝廷,因而将所辖州郡的财帛奥妙藏在这座凫丽山中,又私制龙袍并令宗子侯兴镇守宝藏。本想以资募兵,待功成之日,便使黄袍加身,成绩改朝换代之豪举。
老者想想,如此甚好,侯氏这一支系在凫丽山都等了一百多年,现在侯子云也高居要职,只要两家结合,何愁当年燕王遗言不能实现。
过了几十年,那凫丽山之东四百多冤魂不晓得是不是不肯散去,自此便不再发展一草一木。
侯子云可不如许想,当明天子贤明神武,岂是他们起兵就能够颠覆的。他深知这类遗言只能当作故事谈一谈罢了,真要效仿燕王起兵的话,估计了局也和燕王一样,身败名裂,殃及子孙。
直到十年前侯穆带兵光复定州后,他一心只想着为国尽忠,偶然重开宝藏背叛朝廷,将这个奥妙一向藏在心中,除了他,侯家无一人晓得。当时侯子云才十岁,这类大事天然不会奉告他。
不料燕王兵败身亡,被悬首示众,侯兴带着长枪和二弟以及四百部下奥妙潜回凫丽山,将宝藏各个入口封死,并铺上掩体。为了守住宝藏奥妙,竟将那四百部下骗到凫丽山之东个人掩杀,同时又放火烧山。大火足足烧了一月不足,对外界传言只是兵变混战,失火烧山罢了。
老者既然将凫丽山的奥妙奉告侯子云,天然是有目标。他想的是,侯子云现在高居多数护,作为戍边将领,天然手握重兵。只要他以全军之力开挖这批富可敌国的宝藏,然后招兵买马,直取京都,那天下不都姓侯了吗?
老者没有多加疏导,这类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让侯子云窜改主张的。对于前面的筹算,他早有预谋,只是光阴题目罢了,因而道:“仆人所言极是,我等族人就此保护宝藏,如有需求,仆人随时能够进山参议大计。”
隐居在凫丽山的侯陆先人,为了祭祖归宗又想掩人耳目,便以当年先祖燕王所使长枪画作挂像,世代供奉。
老者面色凝重,反问道:“仆人父亲莫非未曾奉告你?”
他乃是忠肝义胆之人,实在不想背负叛将的罪名,更未曾想过要成绩甚么帝王之业。古往今来,多少人臣为了坐上龙椅,不吝手足相残,弑父夺位,把持帝王之术,诛杀功臣,暴征百姓。最后不是被弹压下来,就是打下江山后又被别人篡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