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男人探亲走了[第1页/共2页]
为防局势俄然有变,她与老赵商定了临时不回通化,先留在白山看情势,以便相机观时,共同各地的驻兵同一行动。老赵走后不久,她便要张弥亲身教石居的丫头们学些弓马,以便紧急之时能有自救的本领。云罗因有张弥的干系,吃上了小灶儿,学得是最快的;玉纾看着娇弱,骨子里倒是不伏输的,一双做邃密活儿的手垂垂地也能拉弓持缰了。
别的,未免白山防卫上有所疏漏,或者不敷,坐不住的夭夭便隔三岔五地请上明威将军杨安国、带着人扛着小旌旗四周“巡山”设防,与军士们筹议着在山林里安窝弩、挖圈套,又于紧急的峰林谷地设置暗哨及私语,别离配了万人敌、火蒺藜、滚木、礌石等御敌兵器,以备及时应对来犯的内奸。如此出门四五次,她亲力亲为,几近将白山十六峰表里转了一遍,连不苟谈笑的杨安国也赞她“细心谨慎、很有御敌之能”。
秋风乍起之时,夭夭已经巡完了最后一处险要——与高丽国紧邻的白头峰,表情松快了很多:高丽王王建业已亲修了手札,正式派了使者与白山通好,本还要派个欧巴来白山做质子,顺带着学习些先进工艺(占些便宜),被夭夭“谦逊”地回绝了;以是,那白头峰一带谷地伸展,山林崎岖的,虽是个出奇兵的好处所,但却无敌可御,甚是安逸。因而,夭夭为了弥补上回“行猎”的遗憾,便叫张弥带着人顺手打了些山珍野物;本身也往空放了几箭,打了一对正在空中回旋着秀恩爱的大雁来,拔了飞羽翎子跟天鹅们一起养在天池里。看着中午已过,日头偏西, 方带着人慢悠悠地骑马过了峡谷,回到山内。
“杨伯伯,我们白山阵势险要,一夫当关之处甚多,若无需求,何必跟人硬拼呢?不然我叫人做那些要命的火器有甚么用?”夭夭晓得他和老赵一样,崇尚“公允”决胜。在疆场上不爱玩花活儿,就喜好真刀真枪地拼杀,便苦口婆心肠劝道,“依我的意义,我们守山的军士不必多,外头有几圈防护呢,想必那契丹人不至于有本领打到我们家里来;若真有战事,高丽王必定不会袖手旁观,估计还会派兵来帮我们。如此,白头峰一带便不必操心戍守;匀些出去给陈恭和宁远将军带才是端庄。”
男人出门公事外加回府“探亲”,已经走了十来日,他没打号召,便把刚换了新蹄铁的追风给骑走了,大棕马“闪电”则放了假。夭夭只得老气沉沉地待在石居,一天中有大半时候都是在书房里措置噜苏的事件,公事之余便与几个丫头打闹打趣,日子也不算太难过;前几日,元衡自告奋勇要来石居帮忙她理事,也被她以“石居内皆是女子,男人若来多有不便”为由拒了。
“杨将军,您这话我可就不认同了,莫非那丹东、江源、清源、柳河这些处所是假的不成? 虽说用兵不成骄,但将军作为白山的主将,用兵也不成畏首畏尾,谨慎过了头。”夭夭有些无语,话说得重了些,只得好言好语地泄气儿道,“我们白山本只要些守山的民兵与猎户,还曾一度被契丹人欺负到家门口,现在呢,虽不说兵强马壮,但也算是军容划一,我们又有不错的家底;不掌控机遇拉出去练一练,今后如何能成事呢?再者说,我白氏一族原是皇族,为了出亡才来到这山里;弘农杨氏也是中原的王谢贵胄,莫非将军和杨老族长不想重归故乡、再拜宗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