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迁新都天子守国门[第1页/共2页]
“但是交趾多次几次,如若朝廷决意天下安宁,当委派得力官员驻守,效仿太祖设立卫所,从各卫所征调军士镇守,永绝后患。”荆竺道,“除非朱将军用心舍弃。”
“朱某记下了。”朱棣点点头,“另有吗?”
“朱某是个武人,也曾听到些先人对武帝的评价。”朱棣说道,“先生可否说一说?”
“先生是指方孝孺?”
“他日如有缘,朱某当再向先生就教。”朱棣起家,做了个请的行动。
“是!”
“赐你二人‘便宜行事’之权,朕在这三年内不想听到任何坏动静。”
“我朝太祖高天子就有过意旨‘皇陵碑记,皆儒臣装点之文,恐不敷为后代子孙戒’。”荆竺道,“武帝虽为女子,但她那一番豪气和霸气已经足以让须眉汗颜。”
“秦孝公时,商鞅采取‘军功晋爵制’治军,根绝军官世袭,将士无不奋勇杀敌。”荆竺道,“为制止军官与处所官员勾搭,应实施轮换制,千户人选由吏部考核,五军都督府任命;批示使、镇抚使每五年赴京述职一次,并由吏部考核奏请圣躬亲决,调任异地,由都察院御史停止实地考核官声政绩。”
“田奕,宣何罗闪三小我见驾。”说完,朱棣回身进了小林子。
“诸事自有史官秉笔挺书。”荆竺道,“小民模糊记得,唐贞观四年,天下处决死囚只要二十九人,贞观七年也只是二百九十人。”
“先生如何对待这战事?”朱棣转移了话题。
“是嘛?!”朱棣又摸了摸胡子,“二者有何辨别?”
“先生以大唐比我大明,是想朱某做个好天子?”朱棣的眼神竟然温和了些。
“圣上既已决计迁都顺天府,当尽晨安宁南边。”
“我敢做,你敢写吗?我做了,写甚么成心义吗?”朱棣轻声反复念叨着,俄然神采一变,“先生有所指?”
“先生对迁都之事有和观点?”
“朱将军不以为武帝是一名好天子吗?”荆竺话锋一转。
“先生何故出言不逊?”
“五个字?”朱棣一愣,“先生请说!”
“荆竺自幼涣散,贫乏束缚。”荆竺从速起家,“圣者,耳聪口敏,通达事理;圣(聖),又可解为‘耳口之王’,广开言路,兼听则明。”
“先生是不是像世人那样觉得朱某杀人太多?”朱棣这句话让荆竺感遭到了一丝杀意!
“小民没有指谁,只求朱将军善待读书人。”荆竺道,“常言道,上马安邦,上马治国,朱将军应当听过这句话的。”
荆竺看得出这位天子的兴趣已经淡去,便不再多言,正筹算起家辞职。
“先生请在此自便。”田奕领着何罗闪等三人前去见驾。
“是!”
“满朝的胡涂蛋!”
二人来到小林子边沿时,荆竺躬身施礼辞职,不远处的田奕赶紧过来,正想跟荆竺说话就听到天子的声音。
天底下的天子都属于敏感型植物,一言分歧就翻脸!
三人分开后,朱棣又道,“田奕,当即告诉吏部和兵部,射中官王安、王彦之为监军,随唐文举和柳亢前去交趾,该减免的税赋贡品一概减免,三年内朝廷不再补助赋税。”
“因为他们怕将军。”
“荆竺只是胡言乱语,还望朱将军包涵。”
“朱将军只需五个字便可让天下臣民同一熟谙。”
“微臣在!”
“臣遵旨!”
“说下去!”
“朝廷固然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府,却绝少主动反击。”荆竺道,“汉朝卫青长于以战养战,又有冠军侯霍去病率轻骑寻觅战机,勇于深切用兵,今后边疆再无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