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策论之争[第1页/共2页]
“青岩书院,乃是天下文士堆积之地。入先生之门读书,慕的便是先生的风仪。何谓美姿仪?便是好文章,好风采。我倒是觉得,先生改骈俪文章为策论,实在是落了俗套,丢了先生的气度。”面对着二人的士子,亦是毫不逞强,抢先便开口道。声音亦是不甚高,一张清秀的脸上,倒是眉头舒展,倒有些粉碎他决计营建的那等儒雅之气。
沈原这一番长篇大论讲出口来,这一室以内,倒是顷刻温馨。而书架背面的燕景云,唇边缓缓暴露一个,极是对劲的浅笑。莫梓苏倒是在内心缓缓叹了口气,一双眼里,心机庞大,倒是半点也没闪现出来。
“习策论,不代表坚信霸道。富国强兵,亦能够霸道。燕国习农桑不假,可百姓也只要农桑一途啊。”柳叔荃叹了口气,倒是反面沈灵均辩论这所谓天下四国的是非,“农桑,是看天用饭的。收成好了,军队粮饷充沛。收成不好的时候,你可晓得,这燕京表里,是多么的焦心!试问,如果逢天灾之年,我大燕军队粮饷不敷,可此时,齐国或是楚国,大肆犯边,该如何是好?”
此处本日充作了露天的试场,二百八十六名流子正在此奋笔疾书,争夺青岩书院这一季六十个退学的席位。
“先生这一次的题目,倒是叫我非常诧异。一改昔日骈俪文章,竟是叫他们写策论了。”莫梓苏与燕景云言语之间,已是绕过影壁,走到了书院的正堂的当中。这正堂广大,居中供着六合君亲师的牌匾,其下一张紫檀木书案。摆布各摆放了二十张书案,这便是书院旬日小比,也就是辩论的园地。
“先生的气度?”柳叔荃倒是微微一笑,语气平和,“灵都可明白,为何先生为书院取名青岩。姿若青竹翠柏,岩岩若山间之石。这早就不是,先生对一个文人的要求了。先生以重金延请名流为我书院西席,三年下来,你我当真只学了如何做文章,****只较量同窗之间,谁文辞更加富丽?非也。入莫梓苏门中,是为求一条经世致用的大道啊。既然如此,那考策论,鄙人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此人,便是柳叔荃,表字仲永。”莫梓苏轻声道,虽是面上没甚么神采,可燕景云亦曾多次听她提起过,知她对此人,颇是看重。
这一侧角门,恰是书架的位置,两小我隐在高大的书架空隙,辩论的正狠恶的士子,那里能瞧见他俩,相反,他们俩去能将外头景象瞧得一清二楚。
“殿下本日,瞧过了这青岩书院的学子,可有中意之人?”一袭青衣的莫梓苏本日做了书院山长的打扮,与一袭月白衣裳的燕景云并肩走过青岩书院的前堂大院。
柳叔荃瞧他一眼,倒是暖和一笑,却也带上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意味:“灵均方才已是说了,这几国向来不是君子。他们可不懂,何为乘人之危,何为君子所为。”(未完待续。)
“我觉得,莫先生本年出的题目,实在极好。‘安国强军之道’,以此写篇策论,倒是非常的畅快淋漓。”背对着二人的青年,声音不高,语气也颇轻缓,听着便是个沉稳的性子。
“先生所说的郭裕之,我观他资质确乎不错。只是,此人于经史上的成就,倒是瞧着浅了些,他大抵也有二十五岁了吧。”燕景云倒是低声一笑,道,“您可瞧见那位燕京来的,名叫付岙的,固然只要十八岁,但是那一手好字和斑斓文章,实在叫人难忘。单论这秘闻成就之上,付岙确切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