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剑震山岳 > 完本感言

完本感言[第5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天子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弘义阁弘义阁高23.8米,属前三殿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3间,高低二层,四周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初建于明永乐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成今名,意为弘扬大义。清朝的弘义阁耐久用于收储宫廷利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储秀宫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贺慈禧五十寿辰,破钞白银63万两停止大范围整修,现存修建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裁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构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慈宁宫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成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摆布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翊坤宫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寓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构成四进院的格式。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亮盛昌”屏门,台基下陈列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修建。

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四周环以雕石雕栏。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来往的首要通道,在清朝又兼为措置政务的场合,清朝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典礼都在乾清门停止。

养心殿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向做为天子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端,这里做为天子的首要寓所战役常理政之处,遂成清朝天子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当,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服从集合,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别离用来批阅奏折、密谈、憩息、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朝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合天子起居活动的场合。养心殿中最闻名的是雍正天子的“勤政亲贤”室、乾隆天子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