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闹到大柳村[第1页/共2页]
姜丰景亦是如此愉悦。
姜丰年顿时赞叹:“传闻这荔枝是长在岭南一带的,离我们北地可隔着十万八千里,想必这一起送来,定是快马加急,中间还不知换过多少次冰!”
新奇的螃蟹蒸熟,再把内里的蟹黄取出,炒成蟹黄酱。
到时候,再往热腾腾、软乎乎的面条上一拌,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趁着隆冬未过,在家这几日,他便总在院子里围着mm转悠,巴不得把畴昔亏欠的全补返来。
她坐在凳上,边挖蟹黄边道:“传闻都城那边,一到了这时节,那些富朱紫家,都是要吃几次这蟹黄面条的,咱今个儿也赶个时髦,弄一回给孩子们尝尝。”
娘俩正这么说着,偏巧这时,一封从都城来的手札,就被驿差送了过来。
后又扣问了锦娘可还安好,有没有给姜家添费事,还请姜家多担待。
姜家人看她这般财迷,都觉忍俊不由,纷繁笑出声来。
和萧家祖孙买的是一样!
里屋的李七巧,怀里正抱着小春哥儿,手上在缝着带绣花的鞋面子。
姜丰年和姜丰虎看了,都恋慕地不住点头。
雨后晴和,小糯宝穿戴小褙心,暴露肉趴趴的胖胳膊,对着内里水坑里的蜗牛壳,就是一顿奸刁乱踩。
身后跟着的两个哥哥,像俩只小尾巴似的,也亦步亦趋,追着她的足迹,踩出“吧唧吧唧”的动静。
“对了娘,提及都城,那宋老如何自打回了京,就再没有返来的意义了,偶然还听糯宝念叨起他来呢。”李七巧随口嘀咕起来。
丰景和丰苗也很有成绩感,更爱献殷勤了。
这荔枝于他们北方而言,的确是天大的奇怪物,别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王公贵胄,若想吃上几颗,那都甚是困难。
姜丰年点了头,一目十行先看过一遍,这才知,宋老在手札上,先是问了糯宝和姜家人安。
而未几时,宋老信上所说的物品,便由两个从都城来的镖师,一同送到了大柳村。
那两个镖师共抬了两个箱子出去。
若说出去,真不知会羡煞多少人。
待把冰块和木板取下,世人惊奇发明,本来这中间夹着的,竟然是两筐冰镇着的荔枝!
冯氏他们不免吃惊,盯着上面的冰块出了神,这时,还是李七巧眼睛尖,忙指着冰块上面喊。
本想着,这千里送荔枝,就已是宋老莫大的情意了。
想到这位朱紫,冯氏目光沉吟:“宋老啊,他还留了个锦娘在我们村,不会不再露面的,人家是国公爷,朱紫事忙,那里能总往咱村跑,多数是在忙些啥朝堂大事吧。”
自打海货应季了,百口吃过好几次蟹子,也就丰景不常在家,还没享过这口福。
他恐怕糯宝把本身忘了,又特地备了一点小礼。
有人陪着小糯宝一起老练,让她表情美得飞起,整日里眼睛弯成新月儿。
她点头应了声,又听到提及了都城,就不免想到了宋老。
“底下,底下另有东西呢娘!”
宋老还在信中提及,宫中的要事是一桩接着一桩,他实在走不开,等忙完了这阵子必然会返来。
姜丰年在门口接过手札,待翻开来一看,不由惊奇了下,此信恰是来自宋老!
姜家人一起围着听姜丰年读信,不由喜笑容开,宋老还是如此惦记取糯宝。
但自家却得了两筐!
“滚蛋,几个乡间泥腿子,还敢阻我来路!我等来此,是抓阿谁不守妇道的贱人回府,你们若敢禁止,谨慎人头落地!”娇俏刺耳的女声,带着傲慢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