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闹到大柳村[第1页/共2页]
余下的,她和家人们吃了一半,另一半,则拿去了仙泉居,给萧老太太尝一尝,又分给锦娘一些。
娘俩正这么说着,偏巧这时,一封从都城来的手札,就被驿差送了过来。
姜丰年顿时赞叹:“传闻这荔枝是长在岭南一带的,离我们北地可隔着十万八千里,想必这一起送来,定是快马加急,中间还不知换过多少次冰!”
姜丰年在门口接过手札,待翻开来一看,不由惊奇了下,此信恰是来自宋老!
宋老竟为了糯宝,肯花这么大心机,冯氏替闺女感到有些受宠若惊,真不知咋谢人家才好。
他恐怕糯宝把本身忘了,又特地备了一点小礼。
姜丰年点了头,一目十行先看过一遍,这才知,宋老在手札上,先是问了糯宝和姜家人安。
那荔枝上还带着枝叶,叶子绿油油,乃至都没有卷曲之状,可见仍很新奇。
“滚蛋,几个乡间泥腿子,还敢阻我来路!我等来此,是抓阿谁不守妇道的贱人回府,你们若敢禁止,谨慎人头落地!”娇俏刺耳的女声,带着傲慢响起。
姜家人一起围着听姜丰年读信,不由喜笑容开,宋老还是如此惦记取糯宝。
本想着,这千里送荔枝,就已是宋老莫大的情意了。
这荔枝于他们北方而言,的确是天大的奇怪物,别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王公贵胄,若想吃上几颗,那都甚是困难。
这天晌午,冯氏望着院里的三个小家伙,嘴角笑到耳后,这便要洗出一盆花盖蟹,想趁着丰景在家,做个蟹黄面条吃。
荔枝果肉清甜水润,还带着凉意,一口下去,小糯宝就喜得点头晃脑,直鼓着小巴掌喝采。
本觉得,宋老这回送糯宝的,多数又是些衣裳金饰,或者是些希奇古怪的珍宝、玩物。
有人陪着小糯宝一起老练,让她表情美得飞起,整日里眼睛弯成新月儿。
是整整两筐!
“你们是啥人,凭啥往我们村闯!”
一看到那金灿灿的物件,小糯宝晓得本身腰包又鼓了,她乐得今后一仰,像只小乌龟般,四脚朝六合倒在炕上嘚瑟。
冯氏他们不免吃惊,盯着上面的冰块出了神,这时,还是李七巧眼睛尖,忙指着冰块上面喊。
想到这位朱紫,冯氏目光沉吟:“宋老啊,他还留了个锦娘在我们村,不会不再露面的,人家是国公爷,朱紫事忙,那里能总往咱村跑,多数是在忙些啥朝堂大事吧。”
冯氏也摸着心口窝,感觉别致极了。
姜丰景亦是如此愉悦。
“好吃好吃,娘,糯宝还要!”小糯宝巴不得把脑袋塞进荔枝筐里,眼里尽是食欲。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人可真不由念叨!”冯氏忙擦洁净了手,指着上面:“宋老都说了啥,丰年你快读读。”
连带着给锦娘的衣物,到时候,会一并请镖师送来。
丰景和丰苗也很有成绩感,更爱献殷勤了。
她点头应了声,又听到提及了都城,就不免想到了宋老。
趁着隆冬未过,在家这几日,他便总在院子里围着mm转悠,巴不得把畴昔亏欠的全补返来。
“对了娘,提及都城,那宋老如何自打回了京,就再没有返来的意义了,偶然还听糯宝念叨起他来呢。”李七巧随口嘀咕起来。
只是这笑声没持续多久,俄然间,门别传来一阵叫唤,便打断了姜家的欢乐光阴。
这一共两筐荔枝,冯氏给糯宝留了一筐半,放到窖里上面用冰块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