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激烈交手[第2页/共3页]
但是,就算如此,也代表着岳不群的剑术修为由招式层面垂垂深切到玄之又玄的武学实际层面,是由“知其然”到“知其以是然”的更本质上的参悟与修行。毫无疑问,在剑术境地上,他已经抢先于东方迷、左冷禅、任我行三人。而他又前后与三人都交过手,在他看来,其他三人的剑术修为大要上看似差未几,但细分下来,当属东方迷稍强,已堪堪超出招式层面,其次乃是左冷禅,已至招式层面极限,乃至将脱未脱之境,而任我行倒是最末,毕竟他所通的剑法路数固然不输于东方、左二人,乃至气势多种多样,乃至招式窜改之繁复更胜二人一筹,但却仍在亦步亦趋的遵守前人陈迹,就算所通剑法再多几倍,仍然还是拾人牙慧,而未曾似他与东方迷、左冷禅三人普通,或多或少模糊感遭到或是实在找到最合适本身的路!不过,在内力方面,环境倒是截然分歧,当属任我行功力最强,左冷禅次之,岳不群再次,东方迷居末。
这是二人招招式式都施加了极深厚的内力,碰撞荡漾之下,皆不能随心收敛劲气而至。
岳不群与东方迷一旦尽力脱手,自是以快打快、以攻对攻,各自极力图夺先机,因此杀招连缀,惊险非常。
四人捉对厮杀,渐入鏖战,一时候掌力震彻,剑气吼怒,阵容越来越大。
五岳诸剑法中,泰山剑法堂皇沉稳,正中藏奇,恒山剑法阴柔松散,绵里藏针,嵩山剑法堂堂正正、气势森严,衡山剑法快速凌厉,变幻奇诡。此四派剑法都经历过数百年传承,千锤百炼,已是各擅胜场,难分高低,又能够四派所用长剑的特性而简朴概括为阔剑刚正、柔剑绵密、重剑霸道、轻剑奇特,虽不能说是各走极度,但在剑意剑理上也有极重的范围性偏向,并不能很好的吸纳融会别的门派的剑法招式,就像衡山剑法与嵩山剑法美满是两个极度,而泰山剑法与恒山剑法也是格格不入,底子没法相容。而华山剑术却讲究“正合奇胜”,所谓“正合”,即为堂堂正正、浩浩大荡,攻则以势压人,气吞江山,守则安稳如山,坚固不拔;所谓“奇胜”,即为出其不料、剑走偏锋,攻则迅捷奇诡、险招制胜,守则变幻无穷,幽深难测,“正合奇胜”更得要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正与奇转化流利、变幻天然,符合一心,即为正奇相合,更进一步乃至能够达到道家至理中刚柔相济、真真相生的绝妙境地。不得不说,若以剑意剑理之广博高深而论,华山剑术确切稍胜其他四派一筹,最起码能够很大程度上吸纳融会其他四派剑法的部分精要。但实际上,华山历代弟子,罕见妙手能够真正将“正合奇胜”之要旨贯十足透并完整应用到剑法当中,才使得华山剑法最精微奇妙之处未能阐扬得淋漓尽致,威名止于和其他四派齐平。
跟着比武越久,任、左二人的招式就越慢,越沉凝雄浑,几近每招每势都能让围观的低层弟子们看得清清楚楚,但他们毫不会陋劣的以为这般“迟缓”的招式没有杀伤力。只因二人的拳脚掌剑之力迸发之处,统统的树木、山岩、空中都像被斧钺硬生生刮了一层似的,变得班驳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