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共1页]
秋,与张幼仪结婚。
1920年 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为《论中国的妇女职位》。
8月,由上海赴美留学,进入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
经林长民先容,熟谙闻名学者狄重生,对他一出产生首要影响,徐志摩称其为“英国的梁启超”。
经狄重生先容,进入剑桥大学做特别生。
3月,徐志摩到德国柏林,与张幼仪和谈仳离。
1910年 春,入杭州府中(后改成杭州一中)。成绩优良,任级长。与郁达夫同窗。
在伦敦熟谙随父游学的林徽因。
冬,张幼仪到伦敦。
6月,经张幼仪二哥张君劢先容,拜梁启超为师。
1913年 在校刊颁发第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社会之干系》。
1900年 入家塾读书。
1921年 开端新诗创作。
7月,在伦敦拜见传奇女作家曼殊斐儿。
秋,开端对文学产生兴趣。
1919年 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获一等名誉。
1922年 张幼仪在德国生下次子彼得。
徐志摩年表
9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讨院政治学系。
(莫渝)
1917年 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持续学习。
1907年 入硖石开智书院,1909年毕业。
秋,告别剑桥大学,出发返国,年底达到北京。
1918年 宗子阿欢(徐积锴)出世。
1916年 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
1897年 1月15日,生于海宁硖石。谱名章垿,后改字志摩。
表达情诗的两种首要技法——委宛含蓄和直截铺陈,前者宜短,后者可长。徐志摩的情诗二者兼具,短诗创作“最是”他诱人的特性之一,这得力于他诗句的节拍和韵脚,产生绝佳的音乐美。1925年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时,朱湘就对此予以必定,他在1926年颁发《评徐君〈志摩的诗〉》一文说:“徐君是一个词人……徐君的设想恰是当代词人的那种细致的设想,徐君诗中的音节也恰是词中的那种和婉的音节。情诗恰是徐君的本质行当。”
1915年 夏,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10月,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秋,送张幼仪到柏林留学,后返英国。
天然也有分歧的观点,如穆木天在1934年颁发的《徐志摩论——他的思惟与艺术》,引述别人的话说:“志摩豪情之浮,使他不能成为墨客;思惟之杂,使他不能成为文人。”这里“浮”与“杂”应属品德的评判,但时至本日,仿佛没有谁思疑徐志摩“墨客”与“文人”的身份了。
徐志摩自1921年开端写诗,到1931年飞机出事身亡,十年的文门生涯里留下了很多杰出诗篇。台港两地编印的《徐志摩选集》编录较全,诗歌总计一百五十首摆布,一半为抒怀诗,此中情诗约六十余篇。因此称徐志摩为“爱情墨客”当不为过誉,他的情诗有着宋词的意蕴,益增其和顺儒雅的风采。当然,情诗只是徐志摩的侧影,他的抒怀诗、社会写实诗、散文,以及文学评介与翻译等,都值得我们体味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