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愉郡王[第2页/共3页]
“回汗阿玛,户部的银库,实在没银子了……”和以往一样,管银子的老四,冒死的哭穷。
这类不推辞任务,勇于干实事的下级,别说普通的老板了,康熙也很喜好啊!
一个牛录约莫三百丁,五个牛录就是一千五百丁,这些人及其家眷,在广义上,都算是胤禑的私产!
“小十五,外务府那边,就由你去压服他们!”康熙这话一出口,胤禑和老四就都明白了,天子已经原则性上同意了他们的定见。
之前,胤禑号称是管相,实际上,就是个跑腿打杂的御前大管家。
康熙五十一年,中秋节前,上御太和殿,召旗主诸王、诸皇子、议政大臣及朝廷重臣,当众谕曰:“二阿哥胤礽,大逆不道,放火烧宫,发兵谋逆……然,朕竟不忍心诛之,着拔除胤礽的太子名位,圈禁于咸安宫。如有勇于效仿二阿哥者,尽管提兵来战,朕于乾清宫等着你们!”
以是,康熙让胤禑出面,就是想压抑一下硕鼠们的贪婪之心。
不过,如果平郡王纳尔苏病死了,小福彭袭了王爵,嘿嘿,胤禑实际节制的牛录,也就多达三十几个了。
相反,不干活的,仅仅是站在岸边看热烈也就罢了,却老是在暗中拖后腿,搞粉碎,偏要让你干不成端庄事。
老四早就看广州海关监督衙门的那批硕鼠们,极不扎眼了,他当即拱手说:“回汗阿玛,那帮狗主子们,只善于贪污纳贿,不干半点闲事。他们收归朝廷的税款还不敷塞牙缝的,底子就是无足轻重。以臣儿之见,还不如临时不收税,只收参天楠木!”
“四阿哥,你感觉呢?”康熙有些游移的问老四。
实际上,遵循这么个袭爵法,和世袭罔替,也没太大的辨别了!
许袭五世,意义是,胤禑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这五代人皆不降等,径直能够袭愉郡王的爵位。
而广州海关监督衙门,一年的总税款,也就是二十几万两银子罢了。
“汗阿玛,光靠动嘴皮子,臣儿必定没法压服他们!”胤禑用心把手一摊,把困难又踢回了康熙的怀中。
“衡臣,念吧!”
这类要命的节骨眼上,谁能说啥?谁又敢说啥?
“内阁奉上谕,皇十五子、贝勒胤禑,护驾平叛皆有奇功……晋多罗愉郡王,许袭五世,赏皇庄一万亩,赐银十万两,授镶白旗五个牛录,着兼督工部及步军统领衙门,钦此!”
暮年的康熙,仅仅是怠政和喜好吃苦罢了,还没有老胡涂!
加上此前的一个牛录,几近眨个眼的工夫,胤禑就成了镶白旗中,气力仅次于老四的小旗主。
康熙的意义,非常清楚:老八,不是朕瞧不上你们,若敢玩玄武门继位法,尽管放马过来,朕如果眨个眼,就不叫玄烨!
“回汗阿玛,为今之计,只能下旨给洋商们,让他们进献楠木来广州,能够享用必然的免税办法。”
当然了,跟着旗主诸王,逐步被皇权所顺服。到了乾隆朝,这类绝对措置权也就不存在了。
先顾小家,后顾皇家,才是外务府的普通逻辑。
财务副总,如果出了题目,随便一个偷逃税款的项目,便能够把老板,一起送去吃牢饭。
在大清,只要没分到下五旗牛录的皇子,都是无足轻重的黑皇子。
和谋士们筹议以后,醇亲王就和慈禧暗中做了笔买卖,以扶植水兵的项目搞来银子,实际是大修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