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怼的康熙翻白眼[第3页/共3页]
只要胤禑不拿,索和里即便敢捞钱,也没胆量捞太多。
“汗阿玛,准噶尔人一向包藏着祸心的蠢蠢欲动,迟早和我大清必有一场决斗。那使者跑了,恰好归去奉告策妄阿拉布坦,我大清多的是雷霆手腕,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斩断草原上的祸端。”胤禑没提老五半个字,但是,康熙细心一想,确有事理,便渐渐的消了气。
老五既然返来了,康熙筹办已久的扬威大会,也就要正式粉墨退场了。
胤禑差点被索和里气笑了,这个狗主子,本身又想发财了,竟然敢打着康熙的幌子!
实话说,在大清朝,绿营的军官遍及比八旗的军官,敷裕十几倍以上。
这年初,再大的大事,只要康熙不想究查,就都是夹不上筷子的小事。
“五阿哥返来了,不过,因为路上的忽视粗心,竟然让准噶尔的使者,趁乱溜了!”康熙显得很活力。
“那就这么等闲的放过了五阿哥?”
之前,有个讹传,说绿营兵的报酬,不如八旗兵。
这主如果皇庄里,不但种粮食,另有养的鸡鸭猪羊,种的蔬菜等等。
到了真要冒死动刀子的时候,拿刀的丘八们,只听这些中初级军官们的批示。
如果是老迈,胤禑必定乐意看他不利挨罚。
说白了,只要传出风声,朝廷要动各地绿营的军官。孙朗即便坐在家里啥也不干,也是日进斗金的大发其财。
胤禑放动手里的茶盏,气定神闲的说:“今后啊,这类工道别来烦爷了,懂么?”
兵部的六位堂官当中,跟着来行宫的是,左侍郎孙朗。
在大清的六部衙门里边,兵部的净水程度,只比礼部略强一点点罢了。
这段日子以来,康熙连续赏了很多的银子和皇庄,胤禑既不想大肆结党,又不想玩投资,即便想快速败家,也没阿谁机遇啊?
PS:睡过了头,抱愧哈。只要票数不是差的太远,司空就憋着一股劲儿,很有动力熬夜加更!
孙朗毕竟是二品侍郎,胤禑也没有让他在门外久等,很快就见了他。
胤禑刹时秒懂,孙朗这是在向他示好呢。
这些都不关胤禑的事,他就想辞职闪人。
从顺治到康熙,真没有那么蠢。天下的总兵力也就八十多万罢了,此中,绿营兵占有了绝对多数。
剩下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绿营军官们,就要靠胤禑和兵部的堂官们,卖力把关了。
康熙不是昏君,想把他玩弄于鼓掌之间,门都没有。
此中的潜台词是:外务府的上高低下,就服胤禑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