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国亡魂不死[第3页/共5页]
四德紧随赵闲厥后,穿戴一身闪亮的盔甲,心中也是想让赵闲先退为妙,可听了赵闲的话不幸亏劝。赶紧承诺一声,吃紧回身整集军队去了。
几个渔民提着渔叉便要上前禁止,却见那群倭人放声大笑,抽刀直直往那老渔民头上砍去。
纷飞箭雨,闪乱刀光!
他咳出几点血块,昂首看向赵闲:“小子!你我初次相见时。你问我当年驻守金陵部下三万兵马,为何不依城墙而守,现在可晓得答案了?”
“国灭魂不死,身亡志仍存!食百姓俸禄,得朝廷赏识!当今父老受外族搏斗,七尺男儿增能临阵而逃!”
渔民见状神采骤变,大声喝道:“快跑!”一时候孩童受了惊吓,放声大哭,妇人抱起孩童提着裙子吃紧奔驰,可一群妇孺岂能跑过东洋正规军队,三两下被追到了近前。
他们站在山丘高出看到很远,而江干的低处的村庄中仍然还未感遭到威胁的到来,不慌不忙的在院中劳作着,乃至有人持续往江干行去。
顷刻间,千名亲卫额头青筋暴起,驱马跟着诸位老将,结阵往江滩飞奔而去。临阵而退的散军有人带头,垂垂也被诸位将军气势所传染,望了背后逐步撤离的乡亲父老一眼,再无转头冲上前去,乃至连那些年青力壮的渔民,也手持渔叉飞奔上前。
花语、怡君、柳姐…另有刚满月的小婉儿,我好想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爹爹……
背上的伤口早已崩裂,雨水渗入衣衫传来阵阵刺痛,呼喊着赵闲垂垂浑噩的心神。
登上江滩的倭人死了这波,立即又堆积起了另一波,源源不断好似没有绝顶。岸上的人却死一个便少一个,氛围越来越沉重,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赵闲看了沈雨一眼,轻声道:“身为将帅,岂有临阵而逃的事理。你是女子,带着江岸的百姓先回绍兴城中遁藏,与风太医会和,如果我们守不住,你们当即快马分开。”
江面之上,站在战船中的武田信义,神采暴怒之色尽数揭示,没想到尚未登上江岸,变丧失如此多的兵马。看到对方阵容如此骇人,将要登岸的倭人,竟然有些畏缩起来。
沈凌山忽的笑了,笑容中带着多少悲惨:“儒以文乱法,辅国堂便是大梁的毒瘤,但大梁必须依托辅国堂才气立国。老夫三万后辈兵,皆视我为父辈兄长,因为朝廷的愚笨,惨死在了北齐铁蹄之下。我尽力一辈子,都没能窜改大梁,没想到却在垂暮之年,被你这小子亲而一举的做道了!大梁灭了好啊!你我是同亲,起码不消看着江南后辈再为朝廷枉死了!”
※※※※※※※※※※※※※※※※※※
尚未近身,忽的看到山丘后又冲出一马,上方是穿戴玄色铠甲的年青将军,纵马扬鞭飞奔而来。
东洋明里与大梁交好,却从未在内心对大梁诚服。渔民长年在海上功课,不免会碰到东洋的流寇海匪,大梁朝廷对此除了怒斥几番,有力出海剿灭毫无体例,朝廷还需求东洋的帮忙,总不能和他们翻了脸。
被他大声呵叱,沈雨涓滴不惧,昂然道:“你重伤未愈又不会技艺,莫非就能上阵杀敌么?你临阵不退,是为了护江南百姓定大梁军心。我沈雨虽是一介女流,危难之际又何稀此身,大不了与公子同生共死,临阵而退,即便独活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