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此书乃皇孙所着[第1页/共2页]
杨新炉从袖子里摸出一本《金瓶梅》,在店小二的面前晃了晃道。
“店家莫要曲解,老夫不是以此为生之人,只是敬慕此书作者,想让您代为举荐一番。”
“这位兄台,我加价三百文……”
“诸位客长,你们莫不是来消遣小人的?”
丁浩这些天不但看完了第一册,更是操纵本身职务之便看完了正处于备货期的第二册。
是以,想着店家承诺随时可退,他们就颠颠地跑过来退书了。
银作局那边一向在加班加点地印书,在接到书店的催货信息后,立马派人送过来五百本披发着新奇油墨香气的书。
喜好混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师保藏:混在洪武当咸鱼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呔!”
毕竟再牛的仿印商家,也不成能仿印出还没印出来的话本吧?
“谁都别跟我争,我家老爷说了,二两银子一本收,有多少要多少!”
“老夫这里有手书一封,还请您代为转交贵书作者。”
丁浩一看此人穿戴,就晓得此人身份不凡,赶快热忱地上前号召。
对于任何一个书商来讲,能写话本的作者那都是摇钱树,岂能等闲示人?
每天都有大几百本的销量,只不过印刷速率已经能供得上了,店里多多极少有了些存货。
因为不管再好的话本都有个黄金发卖期,过了一个月摆布的时候,市道上铺天盖地都是仿印的书,原作者底子赚不到钱。
“你个店家咋还瞧不起人呢,一两银子虽贵,但只要书好,我们还是买得起的!”
此时他万分悔怨,早晓得就该扣下一本留着本身看……
但是,还没等他们走进店铺就被人给拦下了。
虽说仿印的事情还是不成制止,但却包管了后续话本的支出稳定。
他本来觉得大明的话本程度也就这般了,直至看到朋友保举的《金瓶梅》顿时惊为天人。
他们竟然不是来退书,而是来买书的!
“小人谢过朱紫犒赏,只是小人福薄消受不起此等重赏!”
“估计下月一号!”
只是丁浩不是普通的伴计,名为伴计,实际上干的倒是掌柜的活,每年光是俸银就有五十两之巨,月尾另有分红、赏银之类,一年到头就算没有一百两,也是八十两开外。
就在丁浩瞻望将来之时,三味书屋里再次走进一名客人。
丁浩在看过以后,不但对自家殿下写书的才气不再思疑,对于他将一本书拆成多册脱手的手腕,更是赞叹为话本界的反动性创新。
套用柳永的典故,就是但有水井处,皆论金瓶梅!
这如何能够呢,自家殿下写那玩意,不是白送都没人要吗?
是以,杨新炉大手笔抛出的“诚意”,直接被丁浩所疏忽,他只是收下了函件,金元宝却原物偿还。
杨新炉伴同信封还递上去一锭金元宝,少说也有五两重,换算成银钱起码要值三十两白银。就算遵循官方比价,那也是二十两的巨款,充足一个伴计一年的薪水了。
他有种预感,此等贸易形式必然横扫大江南北,成为将来话本界的支流发卖形式。
杨新炉只是略微想了想,就感觉这事过分荒诞。
杨新炉不但接过父亲的文坛魁首职位,公开里还是一名话本作者,并且用梅花道报酬化名,出了一本流行都城的高文。
现在自家殿下将一本书分红多册,可谓是完美地处理了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