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流放王鏊[第2页/共3页]
“陛下,臣情愿担负钦差大臣镇守南京,还请陛下应允。”倒是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开口说道。
……
见王璟还是有些不明白,郑德也懒得卖关子,直接开诚布公道,“王卿应当晓得,我大明不管是哪一级别的科考:童试、乡还是会试等各个级别地科考测验,对于主考官员而言多只重视于对第一场测验的阅卷,乃至是要你八股文做的充足好,入了主考官的眼,残剩两场只要能够通读且没有错别字便可直接高中,爱卿感觉如许行事公道吗?或则说如此一来,别的两场测验不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吗?”
对于皇上没头没尾的一句问话,王璟一时反应不过来,郑德望着他又弥补了一句,“朕筹办想在此次科考之上放弃八股文格局的同时推行百分制,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王璟闻言也有些明白天子的意义,沉吟道,“微臣也感觉主考官过于重视于第一场测验而忽视别的两场测验实属不该。毕竟太祖天子既然定下三场测验自成心图且合情公道,能够更好的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提拔人才。不过在立朝百余年以后,科考机制还是不免呈现了偏薄,却毫不但仅是因为八股文的呈现而导致的,还请陛下明鉴。”
想到这他也不再纠结这么多,“既然如此,那朕就任命正二品正卿大夫、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担负饮差大臣、应天府府尹坐镇南直隶,钦此!”
“这……”四人闻言面面相觑,实在不明白皇上说这话到底是甚么意义。不过李东阳还是硬着头皮答复道,“陛下所言甚是!”
话微微一顿,抬眼望向面前四人,“几位阁老觉得呢?”
王鏊倒是笑着欣喜了一句,“于乔莫要过于自责,鏊如许做也不尽然是一时打动。王阁老曾说唐有制‘不拟州县不入省台’,我也感觉老待在朝中不是一件功德,不如到处所真正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来得痛快。”
郑德点了点头,望向他道,“以是我在才想在三场测验当中推行百分制。就像我之前讲的那样,每一场测验满分一百分,遵循每一场测验的分数相加总分便是士子们在此次科考的成绩,当然排名也是遵循这个总分来论的。只是之前朕和尔等四位阁老简朴地说说,不知王卿意下如何?”
雍肃殿内,因为恩科的事情郑德又不得不将四位阁老再次请了返来。不过因为本身的让步,王璟对于此事也是有所让步的。至于内阁首辅李东阳总的看来也算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剩下的也只剩下谢迁、王鏊二人,即便听到天子的态度有所让步,也看起来很硬气的模样。不过总算没有老是对峙己见,而是默许了此事。
顿时就要515了,但愿持续能打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鼓吹作品。一块也是爱,必定好好更!
对于百分制,王璟之前传闻以后也不是一味的否定。而是细心机虑过这个的可行性,发明的确是个不错的挑选。以是附和志,“臣附议!不过陛下还应当作出如何同一给分的标准,并且在科考的时候安排上要授予充盈。”
本来是想将有些聒噪地谢迁放逐出去的,没想到最后王鏊这位新晋的内阁大学士会主动接下这份近乎于贬官的苦差事。并且内阁首辅李东阳也在一旁拥戴同意,事情顿时变得有些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