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甲申十同年[第3页/共3页]
李东阳站在主位之上,朝世人拱手一礼,“诸位同年久违了,应当是东阳拜访各位兄长才是。光驾各位亲身登门拜访,东阳实在有些受宠若惊啊!”
在场世人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看着面前的这八位同年,李东阳也是感慨颇多。九人皆是天顺八年甲申科进士,再加上南京兵部尚书王轼。一科同榜进士竟然有十人位居朝廷高位,同殿为臣,实在令人啧啧称奇,谱写了一段不成多得的嘉话。
其他七人也是神采各别,不过有一点倒是不异的,就是为本身这两位同年的遭受感到不平。至于这“大明六贼”的称呼如何来的,倒是与此次御前集会有关。
“诸位大人折煞东阳了,让某实在愧不敢当啊!”李东阳起家拱手道,一脸苦笑不已。如果他们晓得本身已经将上疏请辞了,还会不会这么想呢?
对于他说的这番话,在坐世人皆透暴露一丝忧色。从各种迹象表白皇上还真有想开战的企图,至于仇敌是谁天然一目了然,只要北方的蒙前人乃是大明的亲信大患。对于这类胜算不大的事情,在坐世人皆是持反对态度的。
左都御史戴珊闻言也是无法的苦笑一声,本身二人一片拳拳忠心之意,竟然被言官们攻讦为“大明六贼”,这天下上另有比这更冤枉的事情吗?更加讽刺的是,本身身为言官之首,竟然连此次弹劾是谁建议的都不晓得。
“没事。”戴珊这时候症状稍缓,摆了摆手表示本身没事。
当然这六人皆是朝廷重臣,且为人朴重,在文武百官当中名声极佳。对此之说嗤之以鼻者不在少数。不过明显言官不在此列当中。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朝臣中暴露一丝不当言行,他们就像闻到腥味的群狼普通,一拥而上。不管此人职位或者名声如何,都是他们的进犯工具。
闵珪闻言长叹一声,“长城以外,千里田野,一马平地,再好的强兵利器也抵挡不过蒙前人的马队打击。皇上可不能肆意妄为,不然对大明对天下百姓都不是功德啊。”
“阁老比来可谓是东风对劲,圣眷正隆啊,令我划一年恋慕不已。”坐在右首的刘大夏调笑了一句,“就是趁着这股东风将我等吹到这里来了,望能够获得阁老看重,混个一官半职。”
“时雍、廷珍不必在乎,那些言官甚么德行,你又不会不晓得,何必在乎此事呢?”闵珪欣喜的说了一句。
此圣旨一出,倒是让内阁三位阁老免受了一场非难。不过随之而来的锋芒却纷繁指向了反对内阁掌权的六位大臣,当然除了李东阳以外别的两位阁老又卷入此中,实在太出人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