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三蛮[第3页/共3页]
信宁间隔黔州另有上数百里,走驿道起码十余日的路程,信宁县是个新设小县,缺钱少粮,人丁规制上都远不如其他的县,县令薛易也是萌了祖上阴惠才在此混了个从七品小官,但这县令做的有点窝囊,黔州多蛮人且民风彪悍不平礼法,各地的皋牢领才是处所的实权人物,县令薛易是“外来人”他的政令下达出去,可否落实。还要看着这些皋牢领的神采才行。
薛易亲身给谢无灵添了茶水,忙问道:“此话怎讲?”
“承诺他们冶铁售盐!”谢无灵饮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回道。
“谢先生返来了!我这就畴昔”
越靠近黔州路越难走,蜀道之难难于上彼苍,多山多水的环境,让狄风三人绕了很多弯路,一起上狄风既当保母又做厨子,经心极力的服侍这一老一小,就这,龙老头还不对劲,一个劲的嚷嚷说“小子烹制的野味虽好,但吃多了有点积食,我们换换口味,换个别的花腔如何?”没知己的丑儿竟然也跟着应和。? ?
“不过甚么?”薛易急着诘问。
阿谁看似头领的蛮人向劈面看了一眼,朝后一回击道:“把他们绑了,带回寨子去”
龙老头说着,不满的扒开挡在前面的狄风和丑儿,可话才说到一半,就见劈面的两拨蛮人合到一处,呼啦一下,就把狄风三人围在了当中。
“薛兄忙慌,我也晓得我们信宁财务空赤,以是此次与三氏谈的不是钱帛而是商权”谢无灵说着拿起杯盖表示小厮添水。
“可这信宁哪另有财帛可用啊?”一提到钱薛易顿时泄了气。
狄风不晓得但龙老头清楚,唐设立皋牢州从高祖开端,普通都用本部落的领为都督、刺史、县令,得以世袭,这是和本地的州县不不异的,为了相互辨别,如许的设置普通称为皋牢州,到了高宗皋牢府州有八百多个,而江南道的皋牢州是以蛮部设立的,皆隶于黔州都督府,这帮蛮人恰是这一地的土天子。
这边话音未落,劈面一个蛮族老者也是大喊一声“你们几个去把他们绑了带回我们白马寨”
……………………………………
“诶~~上方问起,你就推说不知,让禁便禁,让查便查,但能禁到甚么样?查出甚么?还不是你薛兄说了算,再说你当督府衙门就敢真的获咎这些世袭蛮王?别忘了薛兄你的官考是甚么?”
黔州彭水因产盐从秦以来就是重镇,到了太宗才改黔安为黔州,而黔州都督府就设在彭水。高宗怀旧情固然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也让沿途州府兵护送,饮食起居与一品无异,只是涪州到黔州的水路过于凶恶,大队人马只好绕行武龙和信宁,到了信宁县又被群山险滩严峻停滞被迫停了下来。
“这可千万不可,铁盐一道没有朝廷特旨谁敢承诺,就算黔州都督也不敢专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