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四)[第2页/共2页]
一番话,直堵得众臣无言以对……本来嘛,他们一时候又哪拿得出叫人佩服的反对来由呢?
面对这一疑问,孙宁又是一笑:“你们这就是在杞人忧天了。莫非科举取士流行之前,各朝用人就都用的是奸佞无能之人了?莫非唐之周兴李林甫,宋之蔡京,以及本朝当初的周广成之流,就不是从科举提拔出来的?他们不也是罪孽深重,害人无数的奸佞吗?”
“如此大才流落在外,既是我朝之丧失,也是科举取士最大之不敷!”
而与之前只是封赏一个降将分歧,这事可真就干系到统统官员,特别是文官们的切身好处了。
初创之君与守成之君最大的辨别就在于他的君权更大,真能做到一言定臣下存亡,并且没人胆敢反对。
“据一些书中记录,太祖天子几十年治国,所用之官,虽有一半还是来自科举测验,但另有一些诸如工部刑部等官员,却清楚来自官方其他路子,挑的也是更熟谙水文地理,修建之道,以及本朝律令的干才,而非一味从所谓的贤人门徒当选那从未打仗过此等事之人,更别提枢密院和兵部等军务衙门的官员了。
“倒是太宗朝以后,跟着你等科举出身的官员前辈权势不竭收缩,才于不知不觉间将此一成例重新打消,而变作本日这般取士用人只从科举当选的所谓祖宗成法!
此言一出,就是那些默不出声的火线官员们都只觉心头一凛,这才明白天子本日是有备而发,早把最关头的来由都拿捏在手了。
孙宁倒是来了劲,又一指跟前不远处的沈舟:“别的非论,左相沈舟这些年来统辖朝中大小之事,兢兢业业为火线雄师运送粮秣物质,又办理火线安宁,其才气功绩,比之千年以来的能臣名臣只强不弱……但是,你们可晓得,他当初也未能考中秀才。
并且,很多官员更是从天子的神采间看出了决然,如果真有人死扛不遵的话,他是真有能够直接罢其官,除其人的!
但孙宁这儿明显不成能用上一样手腕了,他虽看似也是秉承皇位,但究竟倒是初创之君。这天下说是他带兵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没有错,又怎能够被一群臣子压抑吓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