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下震动[第1页/共3页]
并且在黄巾之乱期间,因为冀州全部的沦陷,使得很多官员秘闻毕露,有临阵脱逃的,有趁机加税敛财的,有强抢民女的,有草菅性命的,另有临阵投敌,为虎作伥的不一而足,比比皆是。
话分两端,且不说皇甫嵩回京后有何窜改,且让我们把镜头切回常山国当中,在黄巾之乱被停歇的过程中,刘瑁又在做些甚么呢?
“君郎,现在公子屡立大功,已经成为了世人存眷的核心,成果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在常山国公布了求贤榜,现在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依老朽看,过犹不及啊……”一个看上去大抵已经六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正轻声对刘焉说道。
“哦?高邑县令在黄巾之乱期间,肆意征收各种冗赋,草菅性命,并且从未上报相府?屋子县县令投降黄巾军后为虎作伥,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现已逃逸?上艾县令在黄巾之乱期间,假扮黄巾军,掠取百姓财产?”刘瑁听着刘璝的陈述,神采变的越来越黑,已经暴露了一丝煞气……
常山海内,常山相府。
说到这里,刘焉不由浮起了一丝笑意,毕竟没有一个父母不喜好有出息的孩子,而刘瑁的所作所为确切让刘焉高傲。
很快,“求贤”榜的内容就传遍了全部冀州,无数的文人军人为之震惊,在黄巾被平,民气初定的冀州,无数胸中有沟壑的文人才俊纷繁向着常山国这个现在冀州的旋涡涌来。
方才将常山国清除,就公布了求贤榜,这岂不是志在天下英豪吗?莫非刘瑁就不怕本身成为众矢之的,被刘宏盯上么?
“你胡说甚么!”阎平闻言大惊,赶紧痛斥道:“子虚乌有的事你也拿来讲,证据呢?没有证据你凭甚么诬告老夫,谨慎老夫去殿下那边告你!”
董扶记录:
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瞥见一名看上去已经有五十多岁的白叟在管家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对刘瑁拱了拱手道:“刘相,传闻这几日您但是忙得很,如何有闲情雅兴到老夫这里来啊?”
此时间隔刘瑁来到常山国已经有两月之久,在这两个月内,他借助方才在常山海内搭建的锦衣卫体系,展开了对常山海内各级官员体系的调查。
其下写道:“天下之大,有才之士何其多也,然冀遭黄巾祸乱,诸官为非,百姓流浪,民不得安居,此吾之不欲也,近百官清除,民得以乐业,然可觉得吾臂膀者谁也?此乃求贤之吉时也。如桓公唯廉士可用,则管仲无以出头矣;若高祖重德而为,则陈平何故为士也,今之求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也。”
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此中每国置傅、相各一人。傅主王府事,职如汉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务;相有长史一人,职如郡丞。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职如郡都尉,主管军政。
刘瑁微微一笑道:“哦?我诬告你?如果手中没有真凭实据,我又如何敢擅闯你的府邸,拿下你这个在殿上面前的红人?”
雒阳,南宫,却非殿。
更首要的是,很多人行事时,并未讳饰,只要想探听,很轻易便能够获得很多官员的犯警信息。
济北国,都城东平陵,相府。
刘宏微微皱了皱眉,半晌后道:“先看看再说吧……”
刘焉闻言神采顿时一动,眼睛微眯道:“此言当真?我近几年也感到朝局动乱,心下不安,本来就筹算这几天向陛下建言,放我去交州的,不过既然益州有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