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女诫[第1页/共3页]
杨小巧的脸上闪现了一丝冷意:“但是,依着梁大人的意义,圣上身为女子,却南面而王,统御天下,亦是有违伦常么?”她微微一笑,“梁大人,母上固然向来宽弘大量,广开言路,但是,你真的觉得她不介怀么?”
梁孟甫道:“老臣所言,乃人伦大义,即便皇上不爱听,也是亘古稳定的真谛。祖宗之法岂可违?先王遗策岂能废?先师遗训岂敢忘?”
杨小巧微眯了眼:“本王记得璇玑幼时很有大志,连母上也曾夸奖过你聪明聪明。”
杨小巧道:“甚好。璇玑做的胭脂我最喜好了。”她伸手摸摸了发髻上的花钿,嫣然道,“璇玑的手就是巧,上回皇祖母寿诞你做的那支凤钗,她极中意,连母上看了,也喜好得很哪。”
阿谁拾花的女子亦转过身,冲杨小巧娴娴一笑,福身道:“皇姐万福。”
杨小巧嫣然一笑,柔声道:“梁大人不必多礼。”她以手相搀,“梁大人乃三朝旧臣,劳苦功高,本王怎敢受大人之礼?”她的笑容文雅,神采亲热,连双眸中都是和顺娴雅之色,清楚已经没有了方才走出凤仪殿时的愠怒。
杨小巧点了点头,也不换銮轿,向东南边向走去。她明天穿了一件百鸟朝凤的烟波裙,做工极其精美,裙摆处缀满了各色的玛瑙和水晶,长长的裙裾拖在石阶上,在夏季的阳光下闪动着班驳的光芒。
杨小巧哈哈一笑,将手中的梅花一抛,柔声道:“皇妹的心愿,本王天然替你达成。春闱期近,天然要选一个少年俊才,方能配成一段才子才子的美话。”
转过几处回廊,杨小巧的脚步却俄然停了下来。身后低头跟从的宫人一惊,顺着杨小巧的目光往不远处的梅林望去,只见一片红红白白的腊梅丛中,一个月白缎袍子的女子正专注地将地上的花瓣一片一片拾起。身后的粉色裙衫的小宫女正双手捧着锦囊,偶然转过甚,正都雅见了杨小巧,脸上不由暴露惶恐之色,赶紧倒身拜倒,大声道:“奴婢拜见岷王殿下!殿下万福!”
领头的侍卫长道:“启禀岷王殿下,梁大人方才往东震门方向去了。”
杨小巧笑而不语,伸手折了近旁的一枝梅花,嗅了嗅,漫不经心肠道:“传闻,璇玑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去上书房了?”
杨璇玑羞怯地低下头:“璇玑谢过皇姐。”
梁孟甫微微有些难堪,沉声道:“六合玄黄,宇宙洪荒,阴阳殊性,乾坤有常。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诗云: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弄之瓦。载寝之地,明其卑弱,载弄之瓦,明其习劳,此乃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自古以往,莫不如此,并非老臣信口开河。”
寺人宫女们见她神采不郁,纷繁躲避。殿门外的侍卫们齐齐跪倒向她见礼,杨小巧愣住了脚步,负手沉声问道:“右司承大人呢?”
杨璇玑讷讷道:“璇玑连四书五经都未曾读全,怎敢与皇姐忝列王爵之位?何况身无寸功而封王,岂不贻笑风雅?母上亦不会应允。”她抬开端,神采无辜而错愕,“璇玑晓得皇姐和大院君向来疼我宠我,璇玑倒是有一要求,不知皇姐可否应允?”
梁孟甫道:“殿下过谦,君臣之仪怎敢偏废?”
杨璇玑垂首低声道:“幼时不懂事,也不记得曾说过些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