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面圣[第1页/共2页]
王世川抬袖抹了抹眼泪,抽泣地向李隆基叩拜:“陛下,臣一时念起过世的阿爷,多有失礼,请陛下定罪!”
做甚么事情都要有度,晓得见好就收,哭一哭是在表示感慨,如果没个收敛,那就是不识汲引,搅闹朝堂了。
正兀自遗憾,前面带路的赵内侍俄然停下了脚步,王世川一个愣神,差点撞在赵内侍身上,遂即面前便呈现一片裙裾,而后一个清冷的声音撞进了他的耳中。
王世川闻言,赶快止住了哭声。
她真是吓坏了,固然晓得见天子时有场哭戏,可儿子一进大殿就不管不顾地放声大嚎,实在吓得她心跳如鼓,脑袋一阵阵地眩晕。
王世川定了心,转头看了一眼跪在身后的王夫人,见她鬓发已是湿透,额上都磕得红肿起来,充满了精密的汗珠,晓得她必然是吓到了,心中不免有些惭愧。
公然,就在王世川哭得有些声哑之际,李隆基开口道:“王奉御虽是弱龄,却晓得孝字为先,实属可贵,不亏是我大唐将军以后啊!”
皇兄已经给阿谁王将军申了冤,也罚了抢功的那几人,还封了一个九岁小儿为五品官,难不成还不满足?
别的,这叉手礼也略显生硬,难不成这么大了,家里就从未有人好好教诲过?
“郎君稍等!”赵内侍说完,躬着身子走进殿门。
现在,尚不能顾及其他,用心对于天子才是端庄事。
别看年纪小,王世川也是官身,行了叉手礼后,他更是借着双手的讳饰偷偷地打量起面前的女子。
思忖间,公主瞥眼望向王世川身后的妇人,见其一身素服,脸上泪痕未尽,不由又皱了皱眉。
唐天子李隆基素以贤明自夸,更想给天下立一个贤明之主的形象,对于这类小小不敬并不会感觉被冲犯,更何况还是一个九龄的功臣之子。
他记得那张仕女图,内里的女子皆是酥胸半露,纱衣半掩,那种欲遮不遮,半露不露的风韵才最是勾民气魄啊!
不过,也不怪他,川儿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心性还是小了些。
行进间,王世川只能瞥见脚下一尘不染的青石砖,以及两旁不时有裙角飘过,更有阵阵胭脂香气随风钻进鼻子,又顺着鼻子钻进内心,如同蚂蚁啃噬着四肢百骸。
王夫人也在其列,可她并无官身,没有资格在朝堂上说话,只能跪着冒死地叩首。
“回公主的话,是奉御王世川!”赵内侍恭敬地回话。
刚好,公主说道:“王奉御,抬开端来!”
“娘,您放心,儿子晓得。”王世川轻拍王夫人的手背,整了整衣冠,抬腿迈进大殿。
“川儿,记着你叔父的话,别多看多说,晓得吗?”
但是,一旦跨进这扇殿门,内里坐着的人便是当明天子,他能封川儿五品尚辇奉御,也能随时夺了这一身的光荣,乃至是王家统统人的命,不能不谨慎谨慎。
王世川听着一问一答,内心猎奇得很,想昂首看一眼大唐公主到底是何模样,是否像画上看到的那种唐朝美人呢?
王夫人听到这一声喊,浑身抖了一下,赶快又叮嘱了几句。
别的,大唐以仁孝治天下,李隆基此时更不会去难堪王世川,难堪一个为父切身故而悲伤痛哭的孩童。
川儿的这般哭法如果触怒了天子,治个大不敬之罪,娘俩的命可就要哭没了。
对于上位者来讲,这类表示更能得其欢心,因为这代表着信赖,也是一种忠心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