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迁都长安[第2页/共4页]
李儒有些急了,看着吕布远去的背影,忙问道:“相国,此事如果与朝臣相商,必定难堪我等,届时迁都之事必定荒废!即便不荒废,相国也必定落个擅权的臭名声!”
“慈明公辛苦了,来人,快些赐坐与慈明公!”
董卓眼神一横,固然他不晓得二人于袁绍的联军有没有干系,但如此偶合的事情倒也是太难遇见了;这二人又把握着洛阳的城防安然,万一二人于袁绍有来往……
荀罡冒着粗汗,吃力的在德阳殿前面的汉白玉门路上走着;半个时候前收到相国府的要求,让统统朝臣尽快来到德阳殿,不得推让。荀爽即使现在病魔缠身,但也得强忍着压力,缓缓朝德阳殿攀登去。
见有人支撑本身,并且还是荀爽,董卓竟是松了口气,方才的肝火顿时到了九霄云外;不过他总感觉黄琬和杨彪不会善罢甘休,便说道:“迁都乃适应天意之举,你二人逆天而行,误国误民,自有天谴!本日将你二人免官回家,自行思过!”
不过朝臣当中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站了出来,他们走到大殿中心,跪也不跪,直接指着董卓的鼻子怒道:“洛阳乃大汉命脉,都城岂能说姑息迁?董卓你欺瞒圣上,把持朝纲,只因为一己之私就要动大汉之底子,岂不为乱臣贼子!”
“寸草不留?莫不是……”
董卓的笑带着刀,伍琼周毖当即就被吓趴在地上,叩首如同捣蒜普通,大声说甚么“我不晓得”,“相国赎罪”甚么的。
李儒微微一笑,皱巴巴的脸上暴露一抹诡异之色:“不知相国可听过迩来街边小儿吟的这么一首诗:‘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摆了摆手,面色陡峭,淡然说道:“言尽至此,李儒,筹办上朝吧。”
荀爽看着嘴上喋喋不休的二人,心中冷静祷告,但愿董卓不要将二人杀死才好……
“慈明公,听闻公子荀罡借着豫州牧之位,也插手了乱党之伍……”
李儒固然说的很焦炙,但董卓仿佛另有些游移;如此大事,仿佛还是要与朝臣筹议的好。他朝屋外喊道:“奉先,奉先!”
董卓点了点头,下方百官见状,心中早已将董卓千刀万剐了。董卓转过身来,正式宣布道:“诸位,仲春十七乃是黄道谷旦,那日我等将迁都长安,并将统统百姓一同前去长安,洛阳之地,寸草不留!”
“相国放心,关东联军各有谨慎思,都惊骇丧失过量兵马,必定不敢强攻虎牢关。”
董卓听罢,并没有统统人设想中的那么冲动,觉得找到了好的说词;相反,董卓看上去仿佛很焦炙,混乱的胡子上还留着凌晨的浆液将来得及打理。他从胡床上走了下来,在厅中来回踱步着,最后,他问道:“李儒,即使此举能够遁藏诸侯锋芒,但这洛阳岂不是拱手让与他们?何况这城中百姓以十万、百万计,莫不是全数迁到长安去?”
“这诗可有的意义,不知是甚么由来?”董卓身材肥滚滚的,直接转着站了起来,惊奇地问道。
“甚么?”
“是!”
“我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