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西出玉门[第2页/共3页]
族长的汉语不是很好,是以他便用大秦人的说话与乌留斯交换了一下,然后让乌留斯把他的话说给老刘听。
第二天一早,老刘带着使团持续向西域方向进发,而李儒也完成了本身的任务,他在把老刘等人送走了以后,便在几十名董卓亲兵的保护下赶回冀县县城,因为接下来他还要带着老刘写给杨彪的亲笔手札,前去新州去采办武备和种子。
陈琳道:“王爷的诗,题材新奇,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本来我只传闻过王爷曾经自创过一种新式的歌赋,也听到过此中的几首,公然也是一样的催人奋进,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爷大才,琳本日领教了,还望王爷此后不吝见教,琳在这里先谢过王爷了。”
玉门关又被称为小方盘城,耸峙在敦煌城西北不到二百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为黄胶土夯筑,每面城墙的长度在三十丈摆布,城墙上开了西北两座关门。城墙高达三丈,上宽一丈,下宽一丈八尺,城墙上有女墙,下有马道,兵士骑马能够中转城墙顶部。
遵循《汉书》的相干记录和有关词典表述,起首,西域三十六国并不包含乌孙国和大宛国这两个间或属于西域都护府或西域长史府统领的国度,其次,三十六国也不是一个牢固命,只是一个约等数。再次,这些国度都属于汉朝统领。其他那些不属都护统领的国度则列明“不属都护”。
县丞乌留斯早就晓得老刘是要找一名会说大秦话和汉话的通译,他也确切便有这等本领,只是这类事族长不答应,他也毫不会等闲奉告别人,是以王县令并不晓得本来本身的县丞便是晓得大秦话之人,不然他也不消吃力派人去把克拉卡找来了,只要直接指派乌留斯给王爷当个通译便是了。现在听到族长提起本身,乌留斯晓得族长是想让本身出头,跟从王爷前去本身族人的故国大秦,因而仓猝向老刘跪倒道:“启禀王爷,下官自幼也曾由族长教过大秦之语,不管是说还是写都还过得去,只是因为没有族长的答应,我不能私行奉告外人这件事,现在族长提到我了,我情愿随大人前去大秦,还请王爷恩准。”
克拉卡也听明白了老刘的意义,看到王爷如此仁慈,承诺了他的要求,打动得克拉卡再次跪倒在老刘的面前,用汉人的膜拜大礼向老刘表示感激,乌留斯看到族长如此,他也跟着族长一道向老刘拜谢。
登上玉门关,举目远眺,只见四周池沼遍及,沟壑纵横,不远处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西域特有的植物胡杨林高大矗立,而空中上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摆,远处的黄河奔腾东去,与玉门关英姿交相辉映,不由令老刘心驰神驰,百感交集,因而老刘便随口吟诗一首,成为千古歌颂的佳句。
羌笛何必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以后,火线广袤的地盘都是西域长史府的统领地区,只不过在西域长史府的辖区内,共有三十六个大大小小的国度在西域长史府的统领之下,所处的地区在乌孙以南、葱岭以东、西羌以北和玉门关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