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中华帝国[第1页/共3页]
“有甚么事固然说吧。”关绪清看出聂士诚的意义。
“朕行新政,你们也可兴新儒。新儒者,乃适应天下世事时势之儒。朕要取的乃是新儒,而不是冬烘。你瞿鸿机之前或许是冬烘,现在也是新儒了嘛。新政在未见效果之前,你们有些忧心也是该当的,朕忙得焦头烂额,让你们白担忧担忧也是应当的啊。”关绪清一番话说得大臣们都暴露浅笑,刚才肃杀的氛围和缓了很多。
关绪清面色持重,对朝臣们说:“前一阵子西北产生兵事,想必众卿都晓得了。现在逆首吴光等人已被刑处,但从他那边搜出了很多与各地官员来往的函件,这三个箱子装的就是了。”
关绪清用手指着彭玉麟,颤声道:“你平生勤恳,为官两袖清风,现在一把年纪了为甚么恰好做出这类荒唐事来,你不怕给你的子孙留下骂名吗!”
“回皇上,屈指算来,有十三年了。”
关绪清顿时认出这小我是江苏学台瞿鸿机,淡淡一笑道:“江苏乃我大清极重之地,赋税之源啊。开导民智,端方民气,你要多加油啊。”
“在这十三年里,朕对你如何?”
看着年逾古稀的聂士诚仍然精力矍铄、威风凛冽的模样,关绪清说道:“聂老将军雄风不减当年啊,短短十几天就为朕安定了西北兵变,朕要为你记大功一件。”
聂士诚没有辞职的意义,跪在地上仿佛有甚么话要说。
彭玉麟被赐死的动静很快就在都城里传开了,九门提督府和顺天府的官兵加强了都城的鉴戒,严格盘问出入城关的人们,诺大一座北都城覆盖在春季的肃杀氛围中。内心有鬼的大臣整日躲在家里,连门都不敢出,不晓得接下来皇上会如何措置本身。
“陛下不愧为仁恕之君呀,此举必定能彪炳史册、光照千古。陛下亲政以来,行仁政,思兴邦,与民增利,削除酷刑,此足以当一仁字矣。宗室亲贵忘兴逆谋,陛下宽宥但诛首恶,罪不及家,自古有恕者,未有如吾皇也。纵观自祖龙以来二百余帝,臣未见有仁君如吾主矣。”一个精瘦的中年官员纵身而起,侃侃而谈。
“吴光等人起兵谋反,罪不能赦,不必比及秋后了,三天以后,着兵部尚书冯相华监刑,在西四凌迟正法。其他逆贼在菜市口一并斩立决!”
文武百官一起跪倒:“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这时,东方的一缕曙光照进大殿里,一轮骄阳正在喷薄而出!
“臣无能,督导部下不力,才让吴光的叛军有机可乘,要不是皇上及时调拨军队来剿,只怕大错已经铸成。臣大哥无能,倍感惭愧,特来向皇上请辞。”聂士诚固然大哥但一贯铮铮铁骨,没想到这一次被吴光等人算计夺去了西北兵权,几乎危及到皇上,内心实在不能谅解本身,以是执意要向皇上要哀告老回籍。
三天以后,吴光等三十六名逆贼被明正典刑,都城里天然又引发了一番不小的震惊。次日,遵循皇上的上谕,在京三品以上大员全数上朝聆训。文武大员一上朝就瞥见地上放着三只木箱,谁也不晓得内里是甚么东西,也猜不透皇上要干甚么。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侍卫统领大刀王五托着彭玉麟的朝服跪在丹犀下:“逆贼彭玉麟已服毒他杀,主子特来交旨。”
关绪清沉吟半晌,才说:“好吧,朕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