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弘治大行[第3页/共5页]
寿宁、建昌两位侯爷跪鄙人边听了正德这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惊骇、羞惭、气愤,各种神采跟开了染料坊似的,这么当众剥压恩旨,的确令人颜面扫地,今后两人还如何见人?这个小皇上,做事真是不留余地呀。
刘健念完了圣旨,偷偷抬起袖子拭了拭额头的盗汗,方才出了口气,正德帝又发话了,他蹙着眉毛,奇特隧道:“刘大学士,是不是漏了小我呐?”
最后皇后都噙着泪发话了,太子还是不听,也执意不准任何人挪到天子尸体,混堂司的寺人候在宫外等着给皇上洁体着衣,但是又没有敢拂逆太子,大师伙都在那僵着呢。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心中暗恨,被新皇当众拂了颜面,还得主动请推却恩,皇上倒落个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的好名声,这李东阳太会拍马屁了,但是情势比人强,两兄弟无何如,只好连声应是。
朱厚照不晓得这很多端方,司礼监两个首级寺人王岳、张寿一左一右搀着他,不时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如何迈步、如何施礼、如何说话,皇太子朱厚照神情恍忽,全没了平素奸刁的干劲儿,尽管象个木偶似的一一照办。
扼守宫门的神机营将士甲胄外穿了件白衫,便连手中的火铳都裹上了一层白绫,待宫内统统安插结束已是夜雾如纱,宫禁中到处高悬白纸裱糊的灯笼,全部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杨凌低声安慰几句,朱厚照还是一言不发,杨凌见他神采恍忽,对别人视若无睹,心想请将不如激将,这小太子年纪小,甚么节哀顺变的话也听不出来,不如奋发一下他的精力,杨凌想了想道:“殿下,记得臣给你讲过的阿谁故事中的天子说过的话么?一代帝王就像日出和日落,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着一名帝王的逝去而沉落,但会跟着新的天子而升起。逝去的君王化作天上的星斗,在天上看着自已挑选的担当人,看他会不会孤负自已的重托”。
这道表示新帝仁恕圣政的旨意宣完,第三道新帝加封后宫、犒赏拥立之臣的恩旨便颁下来了: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加封为太师、太傅、上国柱,太后纪氏晋为太皇太后,皇后张氏晋为太后,太纪王氏为太皇圣妃,金妃、戴妃为太妃,马妃常妃等亦晋太皇妃......
杨凌见皇后和公主分开了,便悄悄走到朱厚照身边挨着他身子跪了下去,朱厚照仍然痴痴地拉着弘治已冰冷的手掌,只是冷静抽泣,看也不看中间的人。
这么大一座皇城走了这么一圈儿,杨凌脚后跟都痛得要命,但是宫城内又不能骑马,他好不轻易一步步捱回乾清宫,腿都快累断了,这时见弘治帝殡天的东暖阁冷冷僻清没有人影,便打发了两名亲兵分开,自已绕到厅中坐了,脱了靴子揉脚。
正德天子自发让了一步了,见百官还是不依不饶,这下他也火了,他腾地跳下御座道:“这天子是我当还是你们当,这也不可、那也不可,这天子莫不如不当了”。
刘健只晓得当今太子比较恶劣,哪想获得这位仁兄是随便拳创派祖师转世,底子不按套路走啊。这位老臣擦干了眼泪,先宣布了先帝遗诏,并定来岁为正德元年,然后领着文武百官三跪九叩拜见新帝。
杨凌对于宫中这类种丧葬礼节全不晓得,不过他倒不必担忧失礼,他虽在新旧两代皇上面前得宠,但是现在实在连朝政的边儿都还没摸上呢,底子没有资格入殿哭灵施礼,只须在殿外节制各班侍卫,保持宫禁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