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弘治大行[第1页/共5页]
瞧见杨凌赶来,张永仓猝迎了过来。弘治天子廷杖的那顿板子,打在他们身上,但是实实在在的,这几小我足足趴了半个月才敢下地行走,现在和杨凌还真有日子没见了。
各部各堂的主事官员们凄凄惶惑地踏进乾清宫,便连很多甚少踏入宫门的公侯勋卿此时也都露面了。杨凌站在殿阶下,见六部九卿、三位大学士从宫内走出来,向远处了望,斯须的工夫,两行寺人簇拥着一乘肩舆走来,有人大声道:“皇太子驾到~!”
待他听到寿宁侯、建昌侯各赐皇田千顷、授双禄的时侯,立马从龙椅上蹦下来怒冲冲地喝道:“刘大学士且住,寿宁、建昌两个侯爷爵禄已经够高的了,不必再赏!”
杨凌对于宫中这类种丧葬礼节全不晓得,不过他倒不必担忧失礼,他虽在新旧两代皇上面前得宠,但是现在实在连朝政的边儿都还没摸上呢,底子没有资格入殿哭灵施礼,只须在殿外节制各班侍卫,保持宫禁便可。
刘大学士见这位时有惊人之举的新天子坐回了龙椅,这才提心吊胆地又念了下去,文武百官这回也都精力了,一个个不知正德帝又要拿谁开刀,还好,正德小天子听着念出的一个个名字,倒是未再反对。
杨凌低声安慰几句,朱厚照还是一言不发,杨凌见他神采恍忽,对别人视若无睹,心想请将不如激将,这小太子年纪小,甚么节哀顺变的话也听不出来,不如奋发一下他的精力,杨凌想了想道:“殿下,记得臣给你讲过的阿谁故事中的天子说过的话么?一代帝王就像日出和日落,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着一名帝王的逝去而沉落,但会跟着新的天子而升起。逝去的君王化作天上的星斗,在天上看着自已挑选的担当人,看他会不会孤负自已的重托”。
本来大明册封有世袭、军功、恩泽、外戚这几种景象,杨凌便属于恩泽了。方才李东阳大声喊出授杨凌不世威武伯,赐诰书,那就是奉告大师,杨凌授的不是世袭爵禄,并且只赐诰书、不赐券书,不过就是加了个好听的爵号,多了几担俸禄,为这个可犯不着跟天子作对,故此反对的声音大为减弱。
李东阳见状吃紧一想,杨凌年纪尚轻、才调品德也需察看,他做个武将对朝政不会有甚么风险,品秩高些倒还没甚么,但是现在便到吏部担负要职参予政务,他的德望岂能令百官心折?
左侍郎王鏊、詹事杨芳等几位前几日与刘瑾殴斗的大臣对杨凌全无好感,一听他小小年纪就要入吏部,坐上仅次于尚书的位子,顿时群起反对,其他百官也各有言词。
举凡新帝即位,股肱老臣都会有这类报酬,臣子们也习觉得常了,归正这些职务固然光彩,但都是有禄无权的虚职,不会对现在的朝廷权力漫衍有甚么影响,以是文武百官只是洗耳恭听,也没人吱声,大殿内百十号人竟是鸦雀无声。
正德天子自发让了一步了,见百官还是不依不饶,这下他也火了,他腾地跳下御座道:“这天子是我当还是你们当,这也不可、那也不可,这天子莫不如不当了”。
杨凌赶到东暖阁,天子身边的近臣已俱换了白衣。
寿宁、建昌两位侯爷跪鄙人边听了正德这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惊骇、羞惭、气愤,各种神采跟开了染料坊似的,这么当众剥压恩旨,的确令人颜面扫地,今后两人还如何见人?这个小皇上,做事真是不留余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