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章 上谕勘陵[第1页/共5页]
礼部侍郎王华,兵部主事王守仁之父,成华辛丑年的状元,是先皇弘治做太子时的东宫侍讲学士,名誉职位比之王琼不遑稍让。
老子的玄门,是古九流之一,名列三教,是真正的哲学大师,但是现在的羽士,虽供奉老子为鼻祖,实在多师从于汉五斗米教之张道陵,与老子的道义是完整分歧的。
徐尚书大怒,亲身登台监斩,嘿!人家杨夫人亮出一副画来,先帝弘治皇上亲笔绘的,就往丈夫头顶一搁,这是先皇赐的东西,管你是贵爵公卿,有福分见着了如何也得恭恭敬敬磕个头,谁敢砍上一刀?就这么着,四个刽子手全傻了眼了”。
世人听的连连点头,一个衙役笑道:“王主事书读的多,讲出来的话也叫人佩服,到底是格了七天竹子的读书人,我们就比不得。”
王守仁提起壶来倒满茶水,浅笑着看了世人一眼,缓缓说道:“皇上龙颜大怒,为的是帝陵风水不好会损及国运,传闻皇上已决意迁陵,如此一来,势需求加征税赋。本日朝上三位大学士虽临时禁止了此事,但有龙脉受损的事儿在那摆着,恐怕加税也是没体例的事了。”
就在这时,一顶八抬大轿吱悠吱悠地来到午门,后边跟着八名侍卫,肩舆落地,管家一掀轿帘儿,扶出一个白发苍苍的白叟,身着蟒袍、腰束玉带,走起路来一步三摇、颤颤巍巍,王守仁见了不由大吃一惊。
午门外,钦差仪仗已然列队划一,王守仁、严嵩相互不熟,见了面扳话两句,便各怀心机站在那儿候着成国公朱刚。
王守仁学无所获,厥后又随大儒娄谅游学,开端信赖朱熹的格物知理,曾经对着家中一竿竹子悟了七天七夜,成果事理没悟出来,却受了风寒病倒了,此事在京师传为妙闻,尽人皆知,是以大师听了这番戏谑都会心大笑,王守仁为人豪放不拘,不以礼教自守,何况此事已多次被人讽刺,听了竟也随之大笑,没有涓滴不愉之色。
李东阳疾步走出宫门,方才钻进肩舆,立即翻开轿帘唤过跟随多年的故乡人道:“快,去一趟礼部,请侍郎王华王大人来我府上喝酒斗诗”。
王守仁见状心中大喜:大事定了!他脸上刚露忧色,忽地瞥见严嵩正目转睛地打量他们神采,王守仁忙收敛心神心照不宣地重新见礼,也扯着大嗓门道:“守仁给老公爷见礼啦,老公爷一贯可好啊?”
严嵩握住欧阳氏的手,镇静隧道:“为夫遇钝,多亏贤妻提示,我现在已明白圣意了,只是......三位钦差,一名是兵部主事,另有一名是当朝的成国公,官职职位都远在我上,为夫于公于私,都该攘助杨大人才是,但是恐独木难支呀”。
本年过年时他还曾随父亲去看望过这位老公爷,当时朱老公爷的第十四个玄孙在楼阁内放炮仗,气得故乡伙提着鸡毛掸子追着玄孙子满大院的乱转,那可真是健步如飞,如何才半年的工夫竟然衰老成如许?
有个衙役摇着葵扇问道:“传闻杨大人就是为了能让百姓们有个活路,才瞒下帝陵漏水的事儿,提及来,那还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了。但是这风水也草率不得,王主事,你如何看?”
金井的土样现存于礼部,而王华是礼部仅次于王琼的最高长官,固然这金井泥土把守甚严,但以王华的身份想要调包起码有七成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