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京(5)[第1页/共3页]
“好,好大的胆量”
……
换了现在……
策顿时前,戟指道:“你们谁是头儿?谁给你们挺的腰子,竟然敢这么阻住皇太子殿下仪驾,这是极刑”
但究竟如何改制,朱慈烺在船上和崇祯长谈时,相互都还没有切当的掌控。
起码,有一个法不责众的心机。
朱慈烺是晓得局势,对全部汗青的演进和纤细的窜改都很熟知,但晓得并不代表有体例处理,他毕竟不是后代的“太祖”,那是逆天的大人物,而他毕竟只是一个通点技击的体育教员罢了
按礼节轨制来讲,面前这几百秀才生员全捕了也不为过,如果换了明太祖在位的时候,为首的必死无疑,随大流打酱油的,也必然是剥了裤子打屁股,然后肃除生员身份,一个也跑不了。
当着太子和王承恩,高起潜小猫似的,这会子恰好把一肚皮的不应时宜给发了出来,见是一群穿戴锦衣卫服饰的导骑,高起潜先是一征,接着还是大声怒斥起来。
“哼,他们公然不敢脱手”
“是,我晓得”
正听的当真,想的也出神,前头导骑俄然全数愣住,数百人马拥堵在大街上,街道两侧是人家百姓,本日事前早就有令,不准用香烛果品甚么的扰民,也不必沿街膜拜,太子经行时,在街上的人只要把身子转过就得,至于呆在家里的,不拘随便如何看都成……这也是特地做出来的亲民的行动……毕竟爷儿俩避祸,现在还不到大振君权的时候儿。
“回公公的话……嗨,你成本身看吧。”带着仪卫的恰是呼延傲博,官职还只是个小小的百户,不过他倒没有甚么可抱怨的,毕竟是避祸,并且锦衣卫陵夷之极,也没有起到甚么应有的用处,到是他们这一群人,在朱慈烺的种植下,好歹有了一些做事的模样……有出息的男儿汉,岂不就该以此满足?
当然,以重八和老四这爷儿俩手腕之狠,驭下之严,而节制之精美,也毫不会在他们治下出这类乱子。
但这只是私恩,当不得甚么。
除开太子,按明朝的端方,这里的人没有能大过王承恩的,不过听了李邦华的话,他竟是点头受教的模样。
晓得又如何?
而现行的中枢体制不过就是保持,在崇祯那边,旧制失利的痛苦还没有消弭,叫他还用摇签的体例来选几个阁臣,然后充分六部,持续还是办事……就算是崇祯如许没有体例性子又死硬的天子,也是觉着再这么下去是不成了
王承恩讲的很细心,不焦不燥的,并肩而骑,朱慈烺只是笑吟吟的听着他说。
絮干脆叨的,王承恩将马缰交回给朱慈烺,就算是亲迎过了,然后便是提起崇祯在海上挂念悬心,在南京以后,又是如何担忧朱慈烺在淮安一带是否安然……也就是他这类一向呆在崇祯身边的老奴,才够资格这么说上几句。
只是拨马回转,眼神一扫,看到赵之龙等人的时候,神采间非常凌厉,盯的这些勋臣武官都是低头,王承恩这才冷哼一声,立即打马飞奔向后而去。
南北两京,虽说是相互对应,不过南京按例是缺一半的堂官,底下的司官和科道官就更是远远不敷,对各省的节制,当然也没有北京那么明正言顺。
当然毫不会有此事,就算天子下此旨,也毫不会有人服从。
今上刻忌寡恩,急于求治,只讲经济,不求仁义,国事已经弄到如此坏的境地,可皇太子竟然又在外胡作非为,这个时候了,士大夫再不出来,莫非真要弄到国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