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上(1)[第2页/共3页]
人一多,乱子也就多起来。江湖朋友也是哪热烈往哪儿赶,现在又是乱世风景,不晓得多少良民百姓,被逼为匪为盗。
粮食是如许,生丝、盐、布匹,大略这一类民生必须的货色,多是如此。
有股子力量又没有家业拖累的,要么就是上山当了杆子,要么就当了流贼,实在是一等无用的,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现在南边固然种很多经济作物,粮食越来越少,但总归是比北方强一百倍。现在收粮,坐地起利,将来设法运到北方,一倒手,那就是几倍的生发!
现在掐着陆路水道,就是要抽这些大老爷的捐,相互对上了,他们这些小贩子才将本逐利,冒着风险北上,把南货运上去。
姓林的青年贩子如何不晓得这个理儿?只是内心一时不愤,这才用心在大庭广众间嚷嚷开来。
有几个无锡贩子,便是做的这等买卖。打常州一带收得丝货和布匹,船运了北上,然后打山东再带回本地土物,一来一回,两船货换半船银子是稳妥的。
招用这么多人手,本来就很繁华的清江浦就更是富强热烈了。
“是提神呢,呛的人半夜都睡不好。”姓林的小贩子实在是第一次出门,家里惯出来的弊端委实不小,这会子又是忍不住插嘴,抱怨烟草味道太呛了。RO
光是各省的口音叫卖声响,就已经是一道非常起眼的风景了!
越是乱世,赚这等货运的钱,就越是轻易。
这些官绅大贩子,相互勾搭,和官府干系密切,乃至很多本来就是官府中人,以是在江南几近是牵一发而动满身,这些人的货色,动辄就是一条船队,抽他们的厘,才叫大快民气!
淮安清江这里一下子变的如此热烈,各地来的外人不晓得有多少,这此中“金、皮、彩、挂”的江湖朋友,也实在是多了起来。
这姓林的小子说没天理,大伙儿也就是从鼻孔里笑笑就罢了……赚这么多钱,现在国度用兵的时候,当贩子的又没地盘不纳粮,再一文钱不缴,那才是没天理。
小商队货色未几,过一个卡子也得抽上几两银子,如果士绅们的大型船队,动辄几十条船一起北上的,这一抽当然是了不得。
正因如此,比来南北贸易大宗的买卖就算临时断绝了,传闻江南官绅,正在朝中活动,必然要皇太子打消这劝捐局抽厘的做法,不然的话,能够激出民变来。
设卡劝捐,小民百姓就不抽了,地盘收成也不抽,就是抽过往商队,取其薄利以助军需国用……事理是说的山响,谁能把这个理给驳归去?
招来的夫子足有过万人,这边已经构筑好了房舍,那边临河的处所还在打桩构筑着船埠,工头拼了命的叫:“下水的敢不敢?能憋住气不能?好小子,看你就结实懂水性,一天用饭四顿管饱,再加五百个铜钱,干不干?”
当今的景象却不大不异,江北一带,打从镇江到扬州一线,几个渡口全数都派了驻防官兵扼守,小队子的官兵谨防死守,马队四下巡查,江上另有军队官船……扼守的如此周到,一则是要盘问来往行人,看看有没有流贼或东虏的特工,二来,就是要抽分抽厘!
这个事理,世人之前内心一向是迷含混糊的,没有细想过。刚才在关卡抽捐的时候,守关的大元帅府军需官就已经明说了,以是事理清楚明白,实在是无甚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