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脸[第1页/共3页]
但是这位爷不一样,每次暴怒之时,表示的越是安静,底下的火气就压的越大,一旦发作出来,只怕菜市口寻边儿又要人头滚滚不断了。
成心转移一下话题的温体仁在许显纯躬身领命以后便接着道:“启奏陛下,前番陛下出征之时,春闱已经考完。不知陛下筹办何时殿试?”
崇祯天子的话既然说出来了,就决然没有再收归去的事理,朱常浩闻言,只得无法地应道:“臣,遵旨。”
崔呈秀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觉得,能够命三边总督杨鹤平为总理,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说完,倒是问崔呈秀道:“若陕西之地有变,那个能够平叛?”
崇祯却嘲笑道:“苗头?只怕过不了多少时候便要烽烟四起了罢!”
就在温体仁想要提示下崇祯天子,国库也没不足钱之时,崇祯便接着道:“哦,对了,待查抄完以后,朕再拨一部分到国库,以免国库空虚。”
以是在新奇出炉的宗人令瑞王朱常浩,以及摆布宗正惠王朱常润和周王朱恭枵在获得崇祯诏见本身等人的时候,内心实在就大抵有点数了。
温体仁心中算了算,躬身道:“启奏陛下,如果普通转运,耗损以后还当剩下六到七成,毕竟之前一起走海路过来,耗损不大。大头倒是在民夫转运之时。”
只是在领完旨以后,朱常浩便接着道:“启奏陛下,福王府一应财产,当如何措置?没入内帑还是充入国库?”
崇祯不测埠望了崔呈秀一眼,本来觉得这个家伙应当是直接以剿为主,想不到竟然说出了以抚为主这类话。
许显纯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前番陛下所下的旨意,各级官员都已经接到。目前陕西之地还算稳定。只是,已经有了些不稳的苗头。”
崇祯还是嘲笑一声,便接着问许显纯道:“那中间那些呢?都到了哪儿去了?”
崇祯天子的语气固然平平,但是在温体仁等人听来,倒是感受费事大了。
崇祯猎奇之下便问道:“说说看。”
施凤来也躬身道:“臣附议。”
但是也能够说是没有。因为藩王们根基上与皇位无缘,以是倒也不会有哪个大儒闲的蛋疼了跑去教诲他们甚么子曰诗云一类的,多是各个王府自施礼聘先生,再加上先王的教诲。
崇祯嗯了一声,问温体仁道:“如果普通环境下,从登莱到了陕西,该当剩下几成?”
你丫能不能别总想着东征!东征!你是天子!不是大将!
温体仁左思右想了一番后才劝道:“陛下何必必然要御驾亲征?辽东之疾,不过腠理,只要后继的补给跟得上,再加上扈国公的管束,建奴必定退兵。只是陕西大旱,却在肌肤,若不正视,恐将在骨髓也。”
崇祯却道:“建奴一日不退,朕心一日难安。若失了东江,建奴便有了可倚靠之地,只怕为祸日深。至于陕西之地,既然已经买了粮食,便放开了施助,前番朝堂之上不也是说要以工代赈,重修山陕之地的河道水沟么?”
当然,崇祯就算了。小时候不受正视,等他哥即位了,倒是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可惜都是些君子君子,好好一个娃硬给忽悠瘸了。
这一回说话的,却不是温体仁了,许显纯接话道:“启奏陛下,山陕之地的施助粮食,能到哀鸿手中的,十不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