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商战[第3页/共3页]
常熟翁家的主营财产,就是丝绸纺织业,另有瓷器业。
方原、布鲁斯算是老熟人了,两人遵循西洋的礼节,热忱的拥抱过,便分主客位坐了,直接进入买卖的正题。
明律虽有严令,一个机户的织机数量不得超越一百张,但翁家以拆分给二十个翁氏后辈,建立二十个机户的体例,运营着这个具有一千张织机的高文坊,官府收了翁家很多黑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
布鲁斯忙问,“方大人直说了吧!”
方原沉吟着说,“6两银子/匹,能够成交!但,布鲁斯,能不能帮我一个小小的忙?”
布鲁斯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套瓷器,做工详确,色采逼真,瓷瓶上印下水墨画的骏马是栩栩如生,论工艺远较明朝的景德镇瓷器为高,已堪比上贡皇宫的贡品。
布鲁斯目光落在五款分歧色彩的丝绸上,双眼猛地一亮,他还从未见过色采这么丰富,纹路这么清楚的丝绸,用手悄悄的抚摩,有如婴儿的肌肤般柔滑,质地与本来的丝绸普通无二。
翁家在瓷器出口中介上的利润,每年起码也有8、九万两银子。有了海引中介在手的翁家也不完整满足于充当中介的角色,常常也会从景德镇官窑买来瓷器,再自个儿销往外洋投机。
至崇祯末年,朝廷设立的太仓市舶司早已萎缩荒废,瓷器出口外洋的中介就由本地贩子所把持。在姑苏府把持这个出口中介的,就是翁家。
方原同意在商战处理翁家,第二个目标,还是因为银子。
田赋事关百姓的切身好处,单在田赋上想体例捞银子,在小农经济的社会,毕竟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动。
在商战上克服翁家,在席、沈二家看来毫不成能,那是他们都低估了方原,更是低估了全能淘宝这个利器。
而方原起首采纳的体例,就是定点打击翁家,将翁家运营的行业利润支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