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器技术[第2页/共3页]
在毕懋康、汤若望的教诲下,兵工厂已能自主出产近似轰隆火铳的燧发枪,因为明末锻造技术的掉队,质量比之正宗的轰隆火铳要差点,但总归能自主出产,不必再从外洋入口。
他在淘宝上采办了弹簧击针,另有枪弹的横剖面示企图。在枪弹示企图里,哪部分是弹壳,哪部分是底火,哪部分添补击发药,哪部分装弹头,是一清二楚。
因为贫乏后膛枪最首要的弹簧击针和枪弹,出产出来的后膛枪想投入实战,还差得太远。
汤若望吃惊的说,“500艘这么庞大?排水量总吨位多少呢?”
方原将制造枪弹,弹簧击针的体例交给了毕懋康,汤若望,令他们先做尝试。
目前明朝官方造船厂能制造最早进的战舰福船不过是400料,排水量不到200吨,而最强大的郑芝龙舰队主力战舰也只要400吨排水量。
方原淡淡的说,“当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排水量是6万吨,我的这支舰队起码10万吨吧!”
方法受松江府,就要遵循领受姑苏府的法度来走,先是以信访信箱来威慑松江府的官吏、士绅、富商,其次是追缴亏欠的田赋,最后则是全面领受松江府的政务。
方原皱了皱眉头说,“十年?太慢了!”
三年倒是方原能接管的时候,便同意了汤若望的这个计划,“好,任何佛朗机商会情愿来谈这宗丝绸、瓷器、香水互换战舰买卖的,都能够来找我谈。”
枪管膛线,西洋在17世纪初就有了螺旋膛线的前膛枪-来复枪。这类来复枪的长处就是进步射击精度,有效射程也能达到滑膛枪的4倍,达200米以上。
方原也没有责备他二人,弹簧击针、枪弹的制造、枪管的膛线是推动枪械进步的重中之重,乃至比前膛、后膛更加要紧,西方迈出这一步至罕用了200年。以毕懋康、汤若望对枪械、火炮的认知程度,平空制造不出弹簧击针、合格的枪弹,也在道理当中。
明朝末年的造船技术早已远远掉队,大明眼下独一的樊篱,不是传说中的宝船,而是欧洲各国的内斗不止,另有远隔万里的海疆,但欧洲各国打上门来那是迟早的事。要建立一支保卫远洋,乃至远征远洋的强大舰队,必须拜欧洲为师,对比西洋战舰的标准来打造。
至于本钱凹凸,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在军事技术的科研上,方原绝对是舍得投入大本钱的。
汤若望底子想不到他竟然有这么弘远的陆地大志,目瞪口呆的说,“这,方总督,远东最强舰队郑芝龙的舰队,也就5万吨摆布,为甚么要造这么强大的舰队?”
但这些话是不能当着汤若望说的,方原笑了笑说,“火炮装备也要对比最早进战列舰的标准,一艘主力战舰起码设备100门加农炮、快炮。”
弹簧击针,击针以明朝的工艺能轻松出产,弹簧在淘宝上几分钱一根,就是白菜价。
方原观察了兵工厂后,立即决定追加2万两银子的科研经费,令毕懋康领衔的大明最权威的火器专家组,专门霸占弹簧击针、枪弹、枪管膛线技术三个困难。
汤若望惊诧的望着他说,“方总督的这支舰队需求多少战舰?”
弹壳、弹头的制作,能够在淘宝上采办模具,批量浇筑,再用手工一一打磨成形;
方原决定临时搁置后膛炮的研发事情,转而将资金、精力全投入到能用于海兵舰队设备的火炮-加农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