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整顿钞关[第2页/共3页]
方原制定的军田轨制,在统统人看来,就是一个大坑,天然没人愿来跳这个坑。
哪家高官、宫中寺人,另有举人想免税的,必须由高官、寺人、举人本人提交申请书,申请书要写清楚货色的种类、代价,以及货色的进货渠道,用处,去处,并盖本人私章确认。
陈琦范低了目光,嘀咕着说,“太祖天子说了,不能定额征税,不然就是渔利百姓。”
方原悠悠的说,“既然我已减了商税,商品不说贬价,起码也不能涨价,是吧!哪个富商还敢和我逼叨商品涨价,那就是为富不仁的奸商,直接诏狱服侍了,是吧!”
凡是钞关免船料税的商船,必须先收税再返还船料税。
席本桢、沈祥对方原这一招装傻充愣,以潜法则对潜法则的体例是非常叹服,如此一来,那些奸商底子就没有任何叫唤着涨价的来由。
至于朝廷高官、宫中寺人、举人这些名义上免税的大爷们,方原也没需求强行打消他们的特权,而是采纳了先收再申请返还的政策。
扬州、姑苏两个钞关,方原会每个钞关加派100个锦衣卫卖力监督,看管。
所谓船料税,就是钞关按照过往商船的大小,收取的过盘费。
陈琦范连声说,“不,不是,方总督减轻商税,的确是爱民如子、造福一方的好官啊!”
方原实施的是穿越前税务局税收返还轨制,15万两银子也不是一笔小数量,并且还是将安排权全交到了陈琦范手上。至于陈琦范下去如何分派这15万两,方原并不想去干与宦海的潜法则。
方原暗中算了一下,实际的环境确切和《金瓶梅》里描述的差不了多少,《金瓶梅》公然是本揭穿明朝社会百态的神书,如果不是男女那点性事的情节太多,跻身古典五大名著涓滴不为过。
方原缓缓的说,“本督只要一个要求,不管你如何分派,别给我惹出费事,不然,你明白了?”
席本桢叹声说,“方总督这一招真是绝了,席某只能佩服!”
方原淡淡的说,“沈公子,你先说说沈家过钞关时,到底缴了多少船料税、货税吧!”
方原淡淡的说,“本督不是鱼肉百姓了?”
陈琦范惊诧问,“下官痴顽,还是不明白。”
他直接在各个钞关的关卡高处安装了5个太阳能充电的摄像头,将每一艘过钞关的商船全方位的摄像拍照。
方原缓缓的说,“丝绸、瓷器、木漆、酒、茶都是高附加值的商品,钞关的关税只占了三分,即使物价上涨能涨多少?”
这部分税收大多数被钞关官吏,另有具有过钞关免税权的高官、寺人、举人以上功名的文人给私吞了。
军田推行并不顺利,方原也是头疼,所幸景杰替方原解了围,主动替苏红玉的无人机、后勤战队的300人,认购了1000亩地,全莳植了方原配给的杂交水稻。
席本桢耐烦的劝说道,“方总督这么看题目就公允了,这世上的事,不是这么简朴说涨三分就三分的。凡是国难当头,或是天灾天灾,犯警奸商都会囤积居奇,借机大肆进步物价。方总督这么一清算钞关,犯警奸商就找到了大肆涨价的由头,大捞一笔不说,过后还能够推到方总督的横征暴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