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倭国内战[第1页/共3页]
岛津氏地点的九州萨摩实在有黄金矿山,只是几年前被德川幕府给禁采了,方原用心提到这事,就是搞事来了。
岛津光久不置可否,提出要方原放了他和岛津氏的亲兵回到日本国,再行派人来商讨详细的合作事件。
方原也不去坦白他,开门见山的说,“德川幕府竟敢出兵支撑郑家与我作对,杀我的子民,就是我的死敌。我要出兵攻灭福建郑家,不但愿德川幕府再来插手。我灭郑家,岛津家讨伐德川幕府,各取所需罢了。”
岛津光久稍稍停歇了内心的冲动,面色安静的凝睇了方原很久,“方总督愿给岛津家供应甚么援助?”
岛津光久的祖父是岛津义弘,也就是抗倭援朝战役,在露梁海战打死了朝鲜国海军统领李舜臣的日本国岛津水军的大名。
景杰也不知他搞甚么玄虚,只能前去照办,卫城里的倭兵见明军送来了粮食,赶紧开了城门,将这些粮食搬进了卫城里。
方原赶到金山卫时,另行征召的大官商徐华也到了金山卫。
兵变以后,德川幕府在海内不准了基督教的传播,不再与尼德兰人,明人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度做买卖。
岛津义弘厥后参与了决定日本国战国汗青走向的关头会战-关原会战,插手的是文臣派小西行长的西军,成果兵败。
日本国限定拥兵数的首要身分就是粮食,以是日本战国期间大名的权势大小直接与封地多少有关。每万石极限的养兵数五百,实际能养兵顶多就是一至两百。岛津氏目前的封地也就六十万石,能扶养的兵卒最多就是一万。
以后岛津氏被德川幕府一向打压,在九州的国土被朋分殆尽,仅留有萨摩藩的领地。厥后岛津氏趁着明朝海军乏力,攻占琉球群岛,成为大明和日本国贸易的关键。
徐华忙遵循方原事前交代好的前提开了口,“方总督的粮食、布匹都是由我徐华来代售。我只要日本国的黄金、铁矿,另有日本国女人,以物易物,以人易物的买卖。”
岛津光久见他竟然连九州的黄金山被禁采的事都晓得,神采微微一变,“方总督既然晓得金矿山被禁采了,还要黄金买卖,不是能人所难?”
不做买卖就要杀上门来的逻辑,和游牧民族南下侵犯、鸦片战役西方强盗的逻辑是如出一辙,方原是既好气又好笑,冷冷的说,“我对贵国的白银不感兴趣,要买卖拿黄金或是以物易物。”
景杰照实的说道,“倭兵使者之前讨要三千人的粮食,估计另有两、三千活人吧!”
如果能有多余的粮食、布匹的帮助,不但能够养兵卒,还能招募更多的游勇军人参战,在萨摩藩内,就有近二十万的游勇军人堆积在岛津氏的领地内。
方原冷声说道,“因为琉球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的国土,在我方原这里,只要开疆扩土,毫不会丢一寸地盘!”
方原开门见山的诘责说,“岛津家为甚么要来侵犯我大明?”
方原不答反问道,“金山卫里另有多少倭兵?”
他留下这些亲兵,一是能够当人质,一旦与岛津氏的合作谈不当,这些亲兵永久也回不去日本国;二是能够当免费的劳役来打扫疆场。
岛津光久辩驳说,“方总督为甚么要断绝与岛津家的贸易买卖?断绝了贸易,岛津家如何保存?”
岛原之乱就是几年前,由天草四郎带领,日本海内的农夫、基督教徒、游勇军人,另有反德川幕府权势共同鞭策的一次内哄,也是江户期间最大的一场内哄。其背后就有岛津氏支撑的影子,因为过后,大量的游勇军人都躲到了萨摩藩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