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2页/共2页]
是以朱由崧当即传旨,召开御前大臣集会。
钱谦益看朱由崧正视他了,心中稍感顺畅,点头晃脑道:“陛下圣明,固然,四镇军将犯警不法,这是众目之究竟,然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西有流贼,北有东虏,势如虎狼占有,不日必行虎狼之事。守土护京,匡复北直全仗着这些边兵边将,是以四镇之乱最多疥癣之疾耳,今陛下若不与之赋税,必将激发边兵暴动,祸乱大明,这才是亲信大患啊。”
有主张下旨令他们淘汰冗员的,有主张将他们调任的,有主任降旨问罪的,一时候朝堂上又吵吵起来。
“臣明白。”吕大器忙拱手道。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御使言官出身时任太子太傅的刘宗周起首说话了。
这位儒学大师四朝老臣出列之背工持象牙弧板躬身奏道:“陛下明鉴,四镇武将骄横犯警,一不治军二不修边,军纪废弛,祸害百姓,特别是淮安的刘泽清,吃空饷,喝兵血,大兴土木,包女养妓,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其部下**劫掠,行动发指,比之流寇有过而无不及。依臣鄙见,陛下不但不能与之赋税,还应降罪于他,以儆效尤。”刘宗周说得义愤填膺,动情处胡子都颤抖了。
散朝以后,廷臣们对朱由崧的这个决定损誉参半,批驳不一。
朱由崧一听,这国库真是穷的底朝上了,固然南明只剩下半壁江山,但国库也至于只就这么点银子吧,还不及一个二等赃官的一半产业,又想到本身查抄的银子,暗道,朝廷不是没有钱呢,都流入了少数勋戚权贵的腰包。
钟鼓齐鸣以后,文官坐轿,武将上马,穿着整齐的文武百官很快在金銮殿跪倒一大片,向金劂上端坐着的头戴龙冠身着盛黄色五瓜龙袍的朱由崧山呼万岁万岁千万岁。
“陛下,臣附议,臣附议……”这二位老臣一带头,其他的文武臣僚也跟着拥戴。
朱由崧对这些人的答复还比较对劲,看来颠末洗濯厂卫,肃除马党,朝堂正气上升,浊气降落,结果较着啊。不过,这却不是朕想要的答案,因而又道:“那依众卿之见,朕应当如何答复他们呢?”
众臣也跟着阿谀,独占钱谦益暗中嗤之以鼻,“狗屁的义薄云天,私吞赃银入内帑而不入国库算如何回事?国库亏空,你内帑都要胀破了,当众拿出几个钱来了立贞节牌坊,沽名钓誉,君王昏腐竟至于斯!”
“哦,”朱由崧心中一喜,看来这些宵小二臣偶然还是有点用处的,因而摆出一副善言纳谏的态势,“爱卿无妨详细道来,朕愿闻其详。”
吕大器躬身,一脸的苦相道:“禀陛下,库银不敷一百万两,粮不过三万石,军器马匹也未几了,还下欠各地俸银六十万两,鲁地治河疏浚的款银另有五十万两无有下落,另有秦地赈灾的银子起码有八十万两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