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中计[第1页/共2页]
多尔衮以为此计可行,正这时阿济格和多铎的奏折又到了,多尔衮翻开朱由崧的乞降文书一看,眼睛立马瞪圆了,“伪帝要与我大清划长江而治?”
本来这些鞑子们的胃口并没有那么大,因为他们人丁有限,地盘有限,关外的建州,塞外的草原,固然广宽,但与大明的国土比拟,的确是微不敷道。
这是大明几百年来从未有过之事,别说现在朱由崧一起胜战连连,清军节节败退,损兵折将大有抵挡不住之势,就是在大明最伤害的时候,英宗被困土木堡,大明也未用割地让步调换一时的战役,这不能不令多尔衮惊诧。
其他的小股盗匪,有占山为王的,有霸据一方的,也不在少数,这些能够忽视不计了,单就这三股权势来讲,哪个都是大清的天敌,他们地盘泛博,都有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军队,一统中原,谈何轻易?
但是,他们也只是霸些地盘,掠些牲口粮食和汉人作仆从,就连多尔衮从未想过真的有一天他们这些夷族能征服汉人,一统中原。
这些不能不令多尔衮惊呼和肚疼,不止是摄政王,现在的大清朝野震惊,无疑将南明伪帝朱由崧视为头号仇敌,多尔衮乃至想到要亲身出征了。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清太宗皇太极,再到这位几乎就坐上帝王宝坐的摄政王多尔衮,固然这几代鞑子们野心勃勃,同一建州建立后金,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建大清,厥后又屡犯中原,现在又迁都北京,野心如决洪之堤越来越收缩。
等阿济格和多铎接到旨意时,又是几天以后的事了,如许从他们上疏奏请到京师回旨,前后已经超越十天了。
仗打胜了结主动乞降,让步千里江山,他弄不清是朱由崧脑筋进水了,还是有甚么诡计,但是甚么诡计需求以此为代价作支撑呢?多尔衮几次看了数遍朱由崧的乞降文书,也弄不明白。
还是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的两道折子为多尔衮解了迷惑,本来是伪帝弹尽粮绝了,哈哈,伪帝竟然堕入了绝境,战线拉得太长,三线作战,补给跟不上,无有勤王之师,再打下去只要束手就擒,自取灭亡,这才叫乐此生悲,真是天佑我大清!
特别是他们不屑一顾的南明伪帝朱由崧屡败清军精锐,现在三路雄师超出江淮,直接威胁到大清的帝都北京,这也是多尔衮不得不调剂计谋摆设的启事,现在大清的主力几近都在与南明作战,两路人马,近二十万八旗精锐,连亲王带不亲的王,前后共是八个大小王爷均被派到了一线疆场征讨残明。
但是这时,朱由崧却主动乞降,筹算订城下之盟,前提当然是大明的军队让步千里,两国划长江而治。
别的这片广宽得没法想像的地盘上,另有几股权势不成小觑,最有代表的性就是大顺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还驰名存实亡的南明伪帝朱由崧。
多尔衮和范文程商讨以后很快以顺治的名义拟好了旨意,派出钦差大臣当即飞马到洛阳疆场火线传旨,明白晓谕英亲王阿济和豫亲王多铎,回绝和谈,困龙不易,莫要中了伪帝的奸计,从速开炮攻进明军大营,活擒或者阵斩伪帝朱由崧,并一股作气拿下江南。
火线四王的惊诧与不解,这位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也一样有。
多尔衮欢畅了,既然如此,这能和约上具名吗?当然不能,尼堪和博洛两位亲王白死了,鳌拜、遏必隆等几万鞑子白白丧命了?还吴三桂,祖大寿之事未水落石出,擒住或阵斩朱由崧不比让他们让步千里对大清更无益吗?划长江而治固然有很大的引诱,长江北几百万平千米的锦秀江山,但大江南北比拟就减色一半了,多尔衮当然识数,会算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