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算术奏对[第1页/共2页]
而在这个异时空,天赋也还是那么天赋,苏颂也是早早登了进士第,可惜他只醉心于发明缔造,并没有巴结下属,情面油滑方面不屑于投入过量精力,年已四十有一,也还只是一个六品官员,职位只是一个军火监。
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苏卿,你便按照这影子长度和日光夹角,把殿外大树高度,算出来。”
陆承启冲动得差点从龙椅上弹起来,默算如此强大的前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的确比见到苏轼还要震惊!
陆承启敢必定,这本书在这个异时空,只要他本身看过,苏颂毫不会看过近似的题目。如许一来,便能考出苏颂的真正程度了。
陆承启得知世人掀起学习算学的高潮,贰心中非常对劲:“数学是科学之王,中国当代聪明人极多,可惜都用来读四书五经了,实在是华侈人才啊!我动之以利,就算是学算学也能仕进,才气激起出他们这些官迷的聪明来……”
陆承启题穷了,当代数学趣题,他就记得那么几个,现在该如何办?俄然,他瞥见殿外一棵大树,便来了主张:“来人,去测一测殿外大树暗影长多少,日光与空中夹角多少?”
陆承启正待发怒,苏颂笑道:“陛下,小黄门不识算学,也是理所当然。臣愿去测量!”
苏颂想也不想,直接说道:“兔有十二,而鸡二十三也。”
实在这相称于小学的利用题,又如何可贵倒能制出“水运仪象台”的大科学家苏颂?只不过陆承启没见过如此默算快速之人,天然就震惊莫名了。
苏颂没想到,在宦海十几年,临到中年才获得一展拳脚的机遇。春闱主考官啊,那但是通往朝廷高层的捷径,换了谁都要欢畅得将近发疯了。直接苏轼大喜过望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如果是熟知汗青的人,现在绝对会大吃一惊。苏颂苏子容,乃是北宋第一大才啊,他的成绩绝对能比肩苏轼如许的大文豪,固然他并不以文章见长。苏颂在汗青上,是极其聪敏好学之人,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则无所不通。遵循现在的话说来,就是德智美体劳全面生长的好门生。汗青上苏颂带领制造天下上最陈腐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这在当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前人的聪明可见一斑。
这一下,陆承启是真的心折口服了。这一道题,应用了三角函数的内容,没想到苏颂连三角函数都搞得定,陆承启另有甚么话好说?
陆承启好不轻易压抑住了心中的冲动,他晓得本身发明了一个不成多得的人才。他不由地来了兴趣,持续问道:“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试问,多少客人多少银?”若本日算来,大多会感觉这道题目出得有点不对劲,那是因为古时一斤即是十六两,用一斤十两去算,当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苏颂闻言后回身而出,不到盏茶时候便回转,说道:“陛下,臣已有答案。”
前人对于除法,还是略微有点难计算的,但这仿佛考不倒苏颂。之见苏颂在大庆殿中踱了几步,便得出了答案:“梨六百五十七,共八百零三文;果三百四十三,共一百九十六文。”
陆承启叹道:“苏卿果然大才也,朕决定了,算学一科,你来当主考罢!朕也不丢人现眼了,题目你也一并出好,拿给朕过目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