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惊人的商税[第2页/共2页]
陆承启比及中午,京兆府的商税才收录结束,林镇中颤抖着,把账目递给陆承启的时候,本身都冲动得不可。本来还觉得国库空虚的他,暗自愤恨徐崇光扔个他一个烂摊子,却不料剧情开端神反转。
陆承启见他们把算盘敲得噼里啪啦响,而户部小吏则捧着大把大把的铜钱进收支出,过了帐以后,再封存放入国库当中。
徐崇光被“月入两百万贯”这个庞大的数字给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道:“老臣有罪,当初不该禁止陛下……”
陆承启回想了一下关于关税的知识,说道:“关税,乃本国商品进入我国的时候,向我国交纳的税。关税在于庇护本国商品,比如本国商品很便宜,一贯钱能够买千个;而我国商品一贯钱只能买百个。这时候,征了关税以后,本国的商品能够就要升价到一贯钱买八十个摆布了,那样岂不是庇护了本国的商品,还增加了税收吗?”
天子的号令,谁敢怠慢?未几时,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被拿了过来。陆承启拿起羊毫,在纸上画了一个表格,别离写上“借”、“贷”两个字,然后遵循一本账目,把方才支出的商税,写入应征工商税收。陆承启说道:“这是假贷记账法,这个别例的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假贷必相称。这个别例的道理是,只要有财帛的转移,都会有资产、负债、统统者权益等要素的产生,而有借必有贷,不成能平空而来,用这个别例一查,就能晓得,那些商家是不是偷税漏税了。”
林镇中不明以是,问道:“陛下,这关税是何物?”
陆承启就赏识林镇中这雷厉流行的风格,毕竟一个肯用心做事的干吏,比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却不会脱手的庸官强多了。
陆承启从震惊中规复过神来,也没听出来他的马匹,反而是摆了摆手道:“不然,依朕看来,不成能有这么多。起首,京兆府乃天下最繁华地区,月入两百万贯不敷为奇。但大同府、辽州、燕云十六州、银州、夏州、绥州等地,倒是瘠薄不堪,哪来那么多商税?倒是西域边疆,可征得很多。你要想一想,我朝关税要如何设置。”
林镇中恍然大悟,说道:“陛下圣明!”
间隔陆承启下旨开征商税,已经不知不觉中畴昔了一个月。这一日,陆承启特地去到了户部衙门下设的商务部,在监察司司长许景淳的伴随下,一起见证商税开征的第一个月。
可他也满足了,内阁首任首辅,也足以青史留名。仕进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到头了,若再往上加,就是太子冼马、太子太保、太师、太傅这一类虚职了。这些虚职,就和国公、王爷一样,都没有实权,空有品阶,皆享一品官俸,倒是虚职。
徐崇光也是当过户部尚书的,那里不晓得当家难的事理?先前是抱着金鸡去处要饭的讨东西吃,却混不晓得本身守着金山。他感慨一声,如果这政绩落入他手里,青史上又会留下他浓厚的一笔。